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alfredku

[桌上電腦] [轉載] 瞬間秒殺99%的PC!五萬元超豪華神機試玩[54P]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45:59 | 顯示全部樓層
折騰了好一陣子,終於把這堆蜘蛛線整理完畢,很好奇怎麼自己每次裝機都會多出一堆螺絲出來呢?算了,反正無傷大雅,玩機要緊。看來機箱太大也不是什麼好事,感覺裡面很空。

24.jpg

最終完成圖,雖然還有點亂,將就一下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47:10 | 顯示全部樓層
25.jpg

接上顯示器,開刷

最後,接上30寸液晶顯示器,帶上Razer全套裝備,裝系統、裝遊戲,一切準備就緒,開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49:28 | 顯示全部樓層
3、測試方法說明和對比配置清單

如此豪華的配置其性能究竟強到何種程度?為此,我們特地安排了兩部中高端配置與之對比,預算分別是6000元和10000元。6000元配置,選用的是Core i5+Z77組合,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額外的4倍頻提升。

26.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0:01 | 顯示全部樓層
萬元配置,一開始鎖定目標i7 3770K,偶然發現Core i7 3770搭配Z77之後居然可以Turbo到4.3G(額外的4倍頻+單核5倍頻Turbo),這叫i7 3770K情何以堪啊,果斷換i7 3770。

2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0: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最後,就是今天的主角,五萬元主機配置:

28.jpg

測試項目分為CPU性能測試、磁碟性能測試和遊戲性能測試,眾所周知,五萬元的“核武器”平台對戰6000-10000的中高端大眾平台勝負是毫無疑問的,我們想知道的是差距究竟有多少,好吧下面開始測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3:38 | 顯示全部樓層
4. CPU性能還需要測嗎?i7-3960X穩贏

4、CPU?不用測也知道i7 3960X絶對領先

● WinRAR 4.20性能測試

WinRAR自4.20版本開始使用了新的壓縮算法,因此測試的成績與以往的4.11版本有很大差別,既然已經更新了,我們就以新版本為準。

29.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4:25 | 顯示全部樓層
30.jpg

WinRAR 4.20測試成績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5:13 | 顯示全部樓層
● Cinebench R11.5 3D渲染性能測試:

3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5:50 | 顯示全部樓層
32.jpg

CineBench R11.5 3D渲染測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6:49 | 顯示全部樓層
● X264視頻編碼轉換測試:

3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7:33 | 顯示全部樓層
34.jpg

x264視頻編碼轉換測試成績

測試小結:以上三個測試分別模擬數據壓縮、視頻處理等日常應用,五萬元配置使用了最高檔的i7 3960x,6核12線程的威力得到充分發揮,領先四核八線程的i7 3770 50%左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9:13 | 顯示全部樓層
5. 這速度逆天了,固態硬盤組RAID回頂部

5、硬盤?試試SSD組RAID0的威力

既然有四塊SSD,那就組RAID0試試吧,耍酷就要耍到底。可惜的是,x79晶片集只提供了兩個原生SATA3.0,只能用兩個Intel 520系列固態硬盤組建磁碟陣列。SATA2.0接口倒是有四個,無奈瓶頸效應明顯,四個SATA2.0的速度還比不上兩個SATA3.0,所以果斷雙SSD組RAID0,剩下就當倉庫了。

CrystalDiskMark軟件性能測試:

CrystalDiskMark軟件是一個測試你的硬盤或者存儲設備的小巧工具,簡單易於操作的界面讓你隨時可以測試你的存儲設備,測試存儲設備大小和測試數字都可以選擇,還可測試可讀和可寫的速度。

35.jpg

五萬元配置磁碟性能測試(2xSSD RAID0)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0:59:47 | 顯示全部樓層
36.jpg

一萬元配置磁碟性能測試(1xSS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1: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37.jpg

六千元磁碟性能測試(HD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1:03: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lfredku 於 2012-7-12 21:04 編輯

Fastcopy實際應用測試(單個文件以及文件夾複製):

Fastcopy,是一個以優秀的文件複製工具,其複製速度比Windows自帶的複製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該軟件也被喻為最快的文件複製工具。我們用它進行文件複製測試,畢竟複製操作是用戶平時用得最多的寫入操作之一,測試結果能較真實反應出磁碟在複製操作中的性能差距。單文件複製採用的是4.5G的高清電影片段(持續文件),文件夾複製統一為新裝403MB的PhotoShop安裝目錄(零碎文件)。

38.jpg

Fastcopy文件複製測試成績對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1:04:22 | 顯示全部樓層
測試小結:

磁碟性能上,SSD對比HDD是壓倒性的大幅度領先,特別是4K讀寫速度上,受制於機械結構的機械硬盤4K隨機讀寫性能只有可憐的1MB/s左右,SSD動輒幾十上百的4K性能足以讓機械硬盤汗顏,這也是SSD“秒開”的秘訣。而雙SSD組RAID0之後,雖然4K性能變化不大,持續讀寫速度卻直接翻倍,讀取速度將近1GB/s。不過我們依舊不建議SSD組硬RAID,因為這樣做會使TRIM失效,大大降低SSD的使用壽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1:05:56 | 顯示全部樓層
6. 暗黑3太小兒科了,網絡遊戲測試

6、花這麼大力氣買來的電腦自然是為了玩遊戲,那麼它的遊戲性能如何呢?

●DX10基準性能測試: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DX10 3D性能測試軟件,主要包括了Graphics Test和CPU Test兩個測試部分,分別測試顯卡的3D性能和CPU的AI、物理運算性能。

39.jpg

3DMark Vantage水面渲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1:06:34 | 顯示全部樓層
40.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1: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DX11基準性能測試:3DMark 11

3DMark 11是一款基於DirectX 11的3D性能基準測試軟件,內置了三大測試項目:圖形性能測試、物理性能測試和綜合測試,分別測試顯卡性能、CPU性能和CPU/顯卡的綜合性能。

41.jpg

3DMark 11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21:08:14 | 顯示全部樓層
42.jpg

3DMARK 11測試成績(Extreme模式)

由於驅動的緣故,雙GTX690 SLI之後顯卡並沒有工作在四路SLI模式下,而是識別成了三路SLI,所以五萬元配置的3Dmark11 X檔分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GTX680 四路SLI的分數破萬),但即便如此,GTX690 SLI後的分數相對於單卡來說已經是逆天的存在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3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