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170|回覆: 5

[[奧運花絮]] 奧林匹克精神薪火相傳 金牌戰略讓英國受益

  [複製鏈接]
簽到
427
發表於 2012-8-14 09:00: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像英國這樣只有7000萬人口的小島國,竟然能取得獎牌榜世界第三的位置,遠遠超過了比它大5到10倍的國家。”
F4036.jpg
  ——卡梅倫對於英國在本屆奧運獎牌榜排名第三的驕人戰績表示“難以置信”

  倫敦奧運會的遺産不僅包括場館之類的物質遺産,也包括精神遺産。未來,倫敦希望能夠承接更多體育賽事,“騎行倫敦”自行車節應運而生。而英國的體育文化也因奧運會發生了改變,金牌戰略走紅倫敦。他們同時希望借奧運會的東風加強兒童的體育鍛煉。

  盡管奧運會已經結束了,但奧運會的這些無形資産,也會在長遠的未來繼續給英國帶來影響。

  觀念轉變

  金牌戰略讓英國受益

  馬術選手華天的父親華山常年生活在英國。談起英國體育,他頭頭是道。據他介紹,足球、橄欖球、板球和馬術是英國最受關注的項目,分別是底層、白領、中産和貴族所從事的項目。這些運動具有極高的關注度,相應階級的成員每天都在談論相關話題。

  華山透露,在英國傳統的觀念中,運動員分為兩類。一類是athlete,偏體能方面,田徑、游泳選手都屬此類;另一類則是player,講究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戰術紀律性。英國人更為看重後一類,他們對於奧運會並不十分感冒。“奧運會四年才一屆跟英國人並沒有多大關係。有些奧運冠軍在英國連贊助合同都拿不到的。”華山說。

  不過,隨着奧運會時隔64年後重返倫敦,英國人的觀念也在發生着改變。在傳統觀念中,英國人十分看重榮譽,而奧運會恰恰是國家榮譽的象徵。“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金牌對他們很重要,當然其中也不乏調侃的意味。”華山說。

  不過,英國體育的發展向金牌戰略傾斜卻讓大多數人看在眼裏。“原來英國是不考慮金牌戰略的,但現在奧運會變成了國家榮譽。他們也開始走金牌戰略了。自行車成了他們的拿金牌大項,他們開始予以更多關注。除了自行車,划艇也是如此。”華山說。

  華山所言非虛,英國代表團在自行車項目上斬獲了8枚金牌,其中7枚來自場地自行車,另外1枚來自公路自行車。賽艇和闐徑則分別為英國貢獻了4枚金牌。這說明了英國的金牌戰略初顯成效。

  卡梅倫在盤點精神遺産時就表示,人們通過積極參與奧運會,願意對社會承擔更多責任;而英國健兒取得的上佳成績,將是給予英國人的巨大精神鼓勵。為了讓這種遺産得以繼承,英國將加大對體育的投入,在未來四年,每年給予優秀運動員1.25億英鎊資金支持。

  運動延續

  “騎行倫敦”應運而生

  “我們已經證明了他們是一座令世界稱奇的城市,有能力舉辦世界級的賽事和文化活動。我們必須為奧林匹克公園提供持續舉辦比賽的機會。倫敦奧運會僅僅是我們承辦各項賽事和活動的開端,遠不是結束。”鮑裡斯·約翰遜並不希望伊麗莎白女王奧運公園未來淪為空城,發表了這樣的演說。

  他不僅僅是語言上的巨人,也已經開始付諸行動。2017年田徑世錦賽已經確定落戶倫敦碗。環英國自行車賽、倫敦馬拉松都將伊麗莎白女王奧運公園為起點。而一項被冠名為“騎行倫敦”的自行車節也應運而生。

  在新聞發布會上,鮑裡斯·約翰遜對外公佈了這一賽事。每年8月的第三個星期周末,“騎行倫敦”自行車節將在奧運會的賽道上舉行。其中100公里的公路騎行將向20000名業餘選手開放。

  這也是奧運遺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倫敦一方面希望能夠承接更多的賽事,延續奧林匹克公園的運動功能,另外也希望深化奧運項目在民衆中的影響力。

  倫敦奧運會的口號是“激勵一代人”。鮑裡斯·約翰遜也希望此舉能夠更多吸引民衆投身於自行車運動,“我們需要把英國自行車超人們取得的非凡成就轉化為動力,讓他們投身其中。”

  英國自行車協會主席庫克森認為“騎行倫敦”自行車節成了奧運遺産應用的排頭兵。“這進一步證明了自行車項目的奧運遺産已經准備就緒。與全國民衆一樣,我也在慶祝特羅特和維金斯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僅僅因為他們奪得了金牌,而是他們鼓舞了全國的民衆動起來。”
F4034.jpg
  意義延展

  兒童每天運動兩小時

  關於英國人的體育觀,華山也有所了解。他介紹說,英國人對於鐘愛的項目非常強調參與感,“他們喜歡的項目就是平時在參與的。”

  馬術在英國屬於貴族運動,每年的馬術節有30萬觀衆雲集而來。這些觀衆大多數來自貴族階層,馬術就是他們平時所從事的項目。

  趁着倫敦奧運會的東風,鮑裡斯·約翰遜倡議英國的教育體系之中應該保障兒童每天“做兩個小時的運動”,讓孩子們親身參與到運動中來。

  “坦率地講,我非常盼望英國的學校每天有兩個小時的強制性運動課程。我過去就非常享受。對於全國的孩子們來講,這一定將是非常棒的。我從未懷疑過這一點。”鮑裡斯·約翰遜坦言,孩子們沒有理由不從每周數小時的體育活動中獲得益處。他同時指出這一措施能夠帶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鮑裡斯·約翰遜認為:“我們必須藉著奧運會的成就將之推廣下去。人們登記參加各種體育項目,投身其中,享受其中。”英國首相卡梅倫曾提出讓8000名奧運志願者投身到兒童體育教育中去。倫敦市長也進行了響應。

  但約翰遜的設想能否落到實處,目前仍是未知數。因為卡梅倫的前任首相布朗曾經提出過類似的倡議,但並未被貫徹執行下去。

  
  英國特設“遺産大使”

  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將會擔任英國的奧運遺産大使。
F4035.jpg
  卡梅倫表示,倫敦舉辦的奧運會“鼓舞了全國”,而科勛爵則在這其中扮演了“頭腦和心臟”的關鍵作用。

  科勛爵表示,他非常高興能夠將奧運遺産繼續推進,然而這也不是“一個人的工作”,而整個國家都需要對推進奧運遺産表示支持。

  當被問及擔任遺産大使這個職務的時候,科勛爵說,“我非常高興能在經濟、社會以及體育等各方面為推進奧運遺産起到一定的作用。”
發表於 2012-8-14 09:11:51 | 顯示全部樓層
Inspire a generation, 運動不只在奧運期間, 的確要伸延下去~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4 20:3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像英國這樣只有7000萬人口的小島國,竟然能取得獎牌榜世界第三的位置,遠遠超過了"

Hate this kind of arrogance~!!  Seems that he forgot this was the home Olympic.  Let's see whether UK could maintiain in Brazil in 2016~!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4 21: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的確,能讓運動精神延續下去,令運動員的可以無顧慮的鍛煉,比一時的金牌更重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4 23:04:21 | 顯示全部樓層
真正的奧運精神不在輸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5 00:08:29 | 顯示全部樓層
唔應該只係奧運期間關注運動,日常都要參與運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 23: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