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15|回覆: 32

[華東地區] 中國水鄉系列 之 周莊

  [複製鏈接]
簽到
214
發表於 2012-8-16 09:3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這些水鄉,或同家人、或同情人、或同女友、或同知己,都曾經暢遊過,現在簡要同大家分享一下。

周莊原名貞豐裡,1086年改名為周莊,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聯合國亞太地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美國政府獎、世界最具魅力水鄉和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華環境獎、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殊榮。

    憑藉得天獨厚的水鄉古鎮旅遊資源,堅持“保護與發展並舉”的指導思想,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水鄉古鎮為依託,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完善景區建設,豐富旅遊內容,強化宣傳促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水鄉”的旅遊文化品牌,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遊的先河,成為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獲得“最受外國人喜歡的50個地方”和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中國知名旅遊品牌的榮譽。

    近年來,不斷致力於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弘揚和傳承,積極探索文化旅遊,全力塑造“民俗周莊、生活周莊、文化周莊”,正日益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視窗,更是受到了中外遊客的青睞,每年吸引了超過250萬人次的遊人前來觀光、休閒、度假,全社會旅遊收入達8億元。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富貴園、江南人家、錢龍盛市等適宜現代休閒體驗型旅遊配套項目的相繼推出和完善,擴大旅遊規模,做大旅遊盤子,使周莊旅遊逐步向休閒度假型旅遊發展。

    經過十年保護、十年發展,周莊跨入十年提升時期,提出了打造“國際周莊”的構想。借助經典的江南水鄉文化來展示優秀的中華文明,以文化的交融為切入點,把周莊推向國際。通過資源的整合,推出適宜現代體驗式旅遊的精品線路和項目,加大投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和提高國際接待能力,努力把周莊建設成為國際休閒度假基地。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42:01 | 顯示全部樓層

    周莊鎮位於蘇州市東南38公里,處於江浙滬三角核心,昆山市境內西南33公里,上海距周莊約70公里,目前車程約1.5小時,滬青平公路建成通車後,往來車程僅需40分鐘,到上海虹橋機場45分鐘。

20081028124216地理位置.jpg

    史載於1086年的周莊,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聯合國亞太地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美國政府獎、世界最具魅力水鄉和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華環境獎、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殊榮。  

    憑藉得天獨厚的水鄉古鎮旅遊資源,堅持“保護與發展並舉”的指導思想,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水鄉古鎮為依託,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完善景區建設,豐富旅遊內容,強化宣傳促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水鄉”的旅遊文化品牌,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遊的先河,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獲得“最受外國人喜歡的50個地方”和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中國知名旅遊品牌的榮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44:16 | 顯示全部樓層

    周莊的特產萬三糕已有數百年歷史。鎮上鄒氏家族繼承祖業,生產各式糕點,因用料講究,品種眾多,片薄滑糯,入口即化,深受消費者青睞。鄒氏先世早在明初就開設公茂茶食作坊,逢年過節,其鄰巨富沈萬三家常訂購大批糕點贈送和招待親朋好友,後被傳作“萬三糕”。鄒氏茶食作坊隨之有名。改革開放後,周莊大力發展旅遊業,萬三糕成了傳統的旅遊食品。越做越精。從品種選料,工藝流程和規格品質都不斷革新。

    現在不但生產傳統的萬三糕和全福貢酥,還根據季節變化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生產芝麻糕、花生糕、胡桃糕、玉帶糕、薄荷糕、椒鹽糕、松子糕、香烘糕、千層糕、步步糕等20多種系列糕點。糕米全用上等長粒糯米,經烘炒粉碎後,按祖傳配方加料,成型後,蒸糕、烘糕講究火候,人工刀切,從投料到成品包裝先後有八道工序,萬三糕最宜老人和兒童食用,目前萬三糕已成為旅遊者的理想食品。




201005285600517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45:42 | 顯示全部樓層

    周莊人吃茶歷史悠久,很難考證始於哪一年,歷來有吃“阿婆茶”、“講茶”,喝“喜茶”、“春茶”、“滿月茶”等習俗,名目繁多,被稱為江南水鄉的“茶道”。

    阿婆茶。周莊的“阿婆茶”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相敘到周莊,未吃阿婆茶,不算真正到過周莊,在周莊,吃過阿婆茶的人,將會品出水鄉古鎮的味道來。  

    在周莊,無論在市鎮或農村,經常可見男女老少圍坐一席,杯杯清茶,碟碟茶點,悠然自在,邊吃邊談,有說有笑,其樂無窮。這種習俗,自古迄今,稱之為吃“阿婆茶”。

    周莊人吃阿婆茶源遠流長。如今深宅大院人家仍珍藏著宋代圖案優美的青花瓷蓋茶碗、細巧玲瓏的茶盅、高雅古樸的茶壺和釉色光亮的茶盤。元代,陳去病的先祖由浙江遷居周莊,以錘薰爐為生,生產銅錫茶壺。目前,鎮上明清建造的徽幫茶葉棧房猶存,其中吳慶豐開設在清初,程義泰開設在清乾隆年間。徽幫茶莊從產地購進原件毛茶,為了迎合茶客需求,進行篩選,複焙和窨花,拼色出售,色香味具備。

    周莊人十分講究吃茶方式。年老長者至今仍保持著一種古老而又別具風韻的喝茶方式——燉茶。家中放置一隻大龍水缸,積儲天落水盛其中。吃茶時,即以此舀入陶瓦罐中,擱在風爐上,用樹枝燃煮。沏茶用密封的蓋碗或紫砂茶壺,放人茶葉,始用少量沸水先點“茶釀”,後將蓋子捂上,待片刻,再沖人多量開水,其茶倍覺清香濃郁,甘冽爽口。

    現在,周莊吃“阿婆茶”之俗不但盛行,而且加深了內涵,連年青人在業餘時間也常常圍席而坐。其方式不同於在茶館吃茶,程式有條,氣氛熱烈。東道主定于某日要請吃“阿婆茶”,數天前就四出邀請,籌備茶點。當天洗滌茶具,擺設桌椅。到了約定時間,賓客情趣盎然從四面八方而來,賓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東道主全家便熱情招待,開始沖茶,剝糖果,抓蜜餞,削水果,於是大家便天南海北敘談。東道主沖茶時,必先點茶釀,後沖滿杯子,表示真誠待客。客人吃茶至少要喝“三開”(沖三次開水)方可離席。阿婆茶散後,大家拱手告別,臨別時有人約定下次阿婆茶的東道主、時間、地點。  

    當年,“阿婆茶”用來消遣解悶,說鄰里,道街坊;聊行情,通市面,促進睦鄰相親,增進鄰舍友誼。如今, “阿婆茶”是交流思想、傳遞資訊、社交公關、文化娛樂的管道。隨著經濟的發展,旅遊的開發,周莊阿婆茶已推向市場。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來到周莊,對阿婆茶產生特殊感受,愛吃“阿婆茶”的茶點。周莊人為了紀念她對周莊的戀情,開設了“三毛茶樓”’讓眾多的中外遊客相聚一起,飲用阿婆茶,品嘗阿婆茶的茶點,領略水鄉古鎮的韻味。  

    “吃講茶”。每逢鄰里街坊、來往客商、鎮上農民發生了糾紛,都願意到茶館裡去調解。儘管彼此扭著胸脯,臉紅耳赤地互相謾駡,可走進茶館後,店主為他們泡了茶,打架相罵的雙方便會入座呷茶,向茶客們申述各自的理由。老茶客中不乏主持公道,說話有權威的長者,聽罷申述,由他們評判,使糾紛得以調解。吃講茶的場面也會矛盾激烈,時而碰台折凳,時而破口大駡,你一言,我一語,滿堂喧嘩,但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理虧者理屈詞盡,只好服服貼貼地到茶館店主那兒,付了雙方來人的茶錢,離開茶館。

    迫溯吃講茶的歷史,甚為久遠。解放前,每逢街坊鄰里、來往客商、上鎮農民發生了大大小小的糾紛,都不願到警察局去調解,因為警察局從門崗到局長,都要敲詐勒索,而且斷事不公,老百姓之間發生糾紛,儘管彼此扭胸脯,又打又罵,但最終都願往茶館去用吃講茶方式調解。

    喜茶。一般在男女雙方正式舉行婚禮的第二天早上進行。喝茶前,左鄰右舍的客人們先要進入新房欣賞一番陳設,向新婚夫婦說幾句祝福的話,然後由新娘招待來賓,請大家人座。喝茶時,主人家要為每位客人端上一碟由女方家人準備的茶點,包括紅皮甘蔗、紅棗、桂圓、胡桃、糖塊等。客人到齊後,新娘拎起盛滿開水的水壺,在婆婆的引領下,逐一為每位客人斟水,以示恭敬。  

    滿月茶。是主人家為新生嬰兒滿月時舉辦的一種飲茶方式,用以慶賀嬰兒滿月,方式同“喜茶”相似。  

    春茶。是每年春節到來之際的飲茶儀式。茶客們從大年初一開始喝茶,、每天輪換一家,直到附近每一戶人家都輪到,才告收場。輪到舉辦“春茶”的主人家,天一亮就得派人逐戶上門相請,這又叫“喊吃茶”。




2009012039967985.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46:57 | 顯示全部樓層

    悠遠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累使周莊的菜式得天獨厚,其中尤以“萬三蹄”為最,不可不嘗。萬三蹄是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招待貴賓的必備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經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周莊人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意為團圓,亦是招待賓客的上乘菜肴。   

    三蹄用料考究。以精選的肥瘦適中的豬後腿為原料,加入調好的配料,加水放人大號砂鍋,經過一天一夜的煨煮或蒸燜,火候要歷經數旺數文,以文火為主,煮熟的整只萬三蹄熱氣騰騰,皮色醬紅,外形飽滿,香氣四溢。吃法更是別具一格,在兩根貫穿整只豬蹄的長骨中取一細骨輕抽而出,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骨劃過處,果然蹄膀被順順當當地劃好。這是當年明代皇帝朱元璋考沈萬三時出的難題,沈萬三臨機應變,抽出這根骨頭當刀解了題,於是朱元璋說“就稱骨刀吧”,以後,便成了周莊的傳統吃法。


2009011956760765.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4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周莊人都要蒸撐腰糕,這種糕用糯米、粳米、紅糖和果仁、松子、紅棗拌和後,在籠格中蒸成,鬆軟可口。由於糕粉呈黃色,又稱黃松糕。本地風俗,吃了撐腰糕以後,才能在黃梅季節中勝任割麥、蒔秧、挑擔等各種農活,腰杆不酸痛。

200811175868807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49:46 | 顯示全部樓層
    莼菜,是一種嬌生慣養的水生作物,性喜溫暖,適宜在水質清純又風平浪靜的港漢生長,莼菜有紅梗、青梗之分。一般在清明前後栽種,也可以在白露前後栽種。待植株生長2個月後開始採摘。葉片浮於水面,呈橢圓形,較滑嫩,葉背有膠狀透明物。用莼菜的嫩葉嫩莖煮湯,鮮美可口,營養豐富。西晉文學家張翰的“莼鱸之思”,就是指他遠在洛陽城,仍日夜想念家鄉的這種美味,居然連官都不想當了。現在,人們將莼菜儲入瓶內或製成罐頭,便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了。


莼菜太湖銀魚湯乃小弟最愛。
200811175881903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50:42 | 顯示全部樓層

    熏青豆,是一種傳統小吃,每年夏秋季節新鮮毛豆上市時,將豆子從莢中剝出,曬乾後,放在麻篩裡,再用一隻盛滿木屑的荷花缸。放進燃著的柴火灰,讓缸內木屑緩慢燃燒(但不能冒煙),在荷花缸的四周圍上棧條,把盛滿青豆的麻篩擱在棧條上,幾個小時後,熏青豆就製成了。由於它碧綠生青,滋味鮮美,又帶有一股清香,非常受人喜歡。
200811175923166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51:38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化街上的竹編工藝品天然用材,既可作為實用品,也可作為工藝品。

    周莊竹編生產歷史悠久,清代在鎮北形成“篾竹埭”,生產筐、箕、籮、匾、榻、桶、席、籃等生產和生活用具。周莊竹編細密、堅實耐用,聞名四鄉八鄰。為配合旅遊業的發展,小巧玲瓏又實用的竹編工藝品深受遊客青睞。

    周莊竹編購買地點:周莊文化街。周莊文化街熱鬧非凡,可謂是傳統文化的薈萃之地,有開茶館、設藥鋪的,有打鐵、紡棉花的,有編竹器、捏面人的,有制木器、寫書法的……在這裡遊客可以放鬆心情,體味一下平日裡城市中少有的傳統文化的韻味。

    用竹條篾片編成的生活用具和觀賞陳設品 。新石器時期的良渚文化遺物中 ,已經出現竹編器具 。幾千年來 ,民間竹編涼 席 、涼枕 、扇 、籮、筐 、籃 、箕畚等生活日用品 ;我國南方地區 ,則逐漸形成富於地方特點的竹編用具和手工藝 品 ,如舒席 、竹絲扇和瓷胎竹編等。竹編製作 ,一般經過剖絲 、切絲 、刮削 、磨光 、編結等過程。

   製作過程是先將竹子剖削成粗細勻淨的篾絲,經過切絲、刮紋、打光和劈細等工序,編結成各種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籃、果盒、屏風、門簾、扇子等。


200811175962819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5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周莊貞豐街景點澄虛道院邊上,在這裡您可看到富有周莊特色的各類作坊,在這著名的周莊十二坊中,即有織布坊,現場進行紡線織布的工藝展示,同時您也可以在這裡購買到各色成品布及土布做成各類衣物。
201005285657131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53:51 | 顯示全部樓層

     周莊鎮舊名貞豐裡。據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西元1086年),周迪功郎(官位名)信奉佛教,將莊田 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

  但那時的貞豐裡只是集鎮的雛形,與村落相差無幾。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於此,人煙才逐漸稠密。元朝中葉。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潯遷徙至周莊東面的東宅村(元末又遷至銀子浜附近),因經商而逐步發跡,使貞豐裡出現了繁榮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兩岸以富安橋為中心的舊集鎮。  

  到了明代,鎮廓擴大,向西發展至後港街福洪橋和中市街普慶橋一帶,並遷肆於後港街。  

  清代,居民更加稠密,西柵一帶漸成列肆,商業中心又從後港街遷至中市街。這時已衍為江南大鎮,但仍叫貞豐裡。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為周莊鎮。  

  另有資料,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于此,周莊的歷史就顯得更加悠久。在鎮郊太師澱中發掘到的良渚文化遺物,也證明了這一點。  

  周莊元代時屬蘇州府長洲縣。明代中期屬松江府華亭縣,清初複歸長洲縣。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周莊鎮因元和縣一分為二,約五分之四屬元和縣(今吳縣市)。五分之一屬吳江縣(今吳江市)。乾隆二十六年(西元1761年),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駐吳縣角直鎮的巡檢司署移駐周莊,管轄澄湖、黃天蕩、獨墅湖、尹山湖和白蜆湖地區,幾乎有半個縣的範圍。  

  周莊由原來的小集迅速發展為商業大鎮,與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跡很有關係。沈萬三利用白蜆江(即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瀏河的優勢,出海貿易,將周莊變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莊的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最突出的產品有絲綢、刺繡、竹器、腳爐、白酒等。  

  周莊環境幽靜,建築古樸,雖歷經 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築風貌。全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築,僅有 0.47 平方公里的古鎮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周莊民居,古風猶存,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同時,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  

  周莊,悠遠的歷史,給古鎮造就了諸多勝景。著名建築學家羅哲文盛讚周莊“不但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


20081028124325悠久历史.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09:54:47 | 顯示全部樓層


     周莊的魅力,還在於它的文化蘊涵。沈廳、張廳、迷樓、葉楚傖故居、澄虛道院、全福寺等名勝古跡,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觀賞價值。西晉文學家張翰(字季鷹),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等曾寓居周莊;元末是初沈萬三得天時地利,成為江南巨富;近代柳亞子、陳去病等南社發起人,曾聚會迷樓飲酒吟詩;當代名人到周莊采風者更不勝枚舉,像臺灣作家三毛那樣鍾情周莊,像旅美華人畫家陳逸飛畫了油畫《雙橋》後和"雙橋"一樣馳名世界,像著名古畫家吳冠中讚譽 "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像著名建築學家羅哲文稱頌"周莊是中國的一個寶"等等,他們對周莊情由獨鐘,可見周莊的魅力何其無窮!
201053181638DSCN025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0:02: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有烏鎮, 又周莊~
今日介紹埋同里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0:02:46 | 顯示全部樓層
200912211554501.jpg

  雙橋,俗稱鑰匙橋,由一座石拱橋——世德橋和一座石樑橋——永安橋組成。清澈的銀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鎮區東北交匯成十字,河上的石橋連袂築,顯得十分別致。因為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石橋,始建于明萬曆年間西元1573--1619年,世德橋由裡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資建造,永安橋由裡人徐正吾出資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西元 1765 年)兩橋皆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1843年又由裡人捐資重建。1957年永安橋再次修繕。世德橋長十六米,寬三米,跨度五點九米;永安橋長十三點三米,寬二點四米,跨度三點五米。雙橋中,石拱橋橫跨南北市河,橋東端有石階引橋,伸人街巷;石樑橋平架在銀子浜口,橋洞僅能容小船通過,橋欄由麻條石建成。
20081016133114双桥.jpg
      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碧水泱泱,綠樹掩映,欵乃聲聲的小船在橋洞穿過。橋邊,一年四季都有來自各地美術院校的師生,在全神貫注地寫生,攝影愛好者則端起照相機,選擇最佳的拍攝角度。站在市河一側舉目望去,鑰匙形的雙橋連同不遠處的清代石拱橋——太平橋,一個鏡頭可以攝下市河上的三座古橋。

    關於雙橋,有一則動人的故事。

    1984年春天,曾經在上海油畫雕塑室工作,後赴美留學的青年畫家陳逸飛,前往周莊寫生。當時昆山至周莊的公路尚未築通,只能走水路。便借了一條小船,經陳墓去周莊。由於時間短促,陳逸飛不能採取在畫板上一一寫生的辦法,只能用攝影這種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記錄周莊。他帶了照相機和滿滿一旅行包柯達膠捲,盤桓了一個星期,旅行包裡的膠捲全部攝完,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故鄉的回憶》就是他這次水鄉之行的收穫之一。

    以周莊水鎮景色為題材的油畫,陳逸飛作了好幾幅,都是寫實,沒有變形,充分體現了江南水鄉的神韻。描繪雙橋的一幅,起名《故鄉的回憶》,每一個筆觸都顯示了這位元海外遊子對祖國的深深眷戀。《故鄉的回憶》連同他的其他三十七幅作品,於紐約的十月金秋,在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所屬的哈默畫廊展出,引起轟動。尤其是那些運用油畫和傳統的中國水墨畫技法創作的作品,描繪了姑蘇的小橋流水、江南的田園風光,將美國觀眾帶到了神話般的境地。美國權威雜誌《藝術新聞》發表了題為《向西方潮流大膽挑戰》的評論,專門介紹陳逸飛的藝術成就。 1984年11月,阿曼德•哈默訪問中國時,將油畫《故鄉的回憶》買下,作為禮物送給了鄧小平同志,被各界傳為佳話。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卻勝似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周莊是陳逸飛夢幻開始的地方。以後,他不止一次地前來周莊,參加周莊舉辦的旅遊節慶活動,與周莊的老百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聯合國每年從各國優秀畫家中遴選六人,請他們自行設計並繪製精美的圖案,作為聯合國郵局每年發行的六組郵票的首日封。1985年,陳逸飛也獲得了這項殊榮,他選擇的是以水鄉古鎮周莊為題材的作品。這枚首日封,1985年5月10日起在聯合國總部以及日內瓦和維也納的聯合國機構發售,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土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

     1996 年底,昆山市集郵公司也發行了一套祝賀陳逸飛畫展開幕的首日封,選用的都是陳逸飛關於古鎮周莊的作品。陳逸飛畫展12月21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1997 年1月31日在北京中央美術館開幕,接著去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覽,歷時一年。每到一地都發行一枚首日封,且都以周莊風光為題材。第一枚首日封的圖案,是油畫《故鄉的回憶》。第二枚旨日封的圖案,是古鎮水巷。籠罩著晨霧的河面上靜靜地泊著幾條小船,青瓦粉牆的民居臨水而築,遠處是一座綽約可見的拱橋,九百歲的水鎮被描繪得意境深遠。

    雙橋是兩座普通的石橋,藝術家使它煥發出動人的光彩,它又以動人的光彩吸引著更多的藝術家。1996年10月,俄羅斯聖彼德堡的油畫家普吉村•列昂尼特和另外四位油畫家—起來到周莊。這位被人們譽為“畫壇上的保爾•柯察金”的老人,面對形如鑰匙的雙橋,用失去雙手的臂肘夾著畫筆,全神貫注地一筆——筆描繪著中國江南水鄉的神韻。他激動地說:“我所見到的—切都像是在夢中!如果要我形容的話,那麼,這裡就是—個小小的中國威尼斯!”

    香港攝影家陳複禮,冒著霏霏春雨來到周莊,參加國際旅遊攝影節。清晨,天剛濛濛亮,八十多歲的老人就匆匆前往雙橋,不停地選擇位置,變換著角度拍攝了許多珍貴的鏡頭。他那樣投人,忙得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兩天后的清晨,只睡了四五個小時的老攝影家,又早早來到雙橋,舉起了他的照相機,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周莊真美,很好,我很喜歡,以後我還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0:04:49 | 顯示全部樓層


其他知名景點就不一一累贅,自己有興趣去官方網站看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0:07:41 | 顯示全部樓層
其他著名水鄉如 同里、甪直(音陸直),浙江的西塘、南潯和烏鎮,上海朱傢角(淀山湖)等,有時閒再連同tung1871版主同大家介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0: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8-16 10:02
有烏鎮, 又周莊~
今日介紹埋同里先~


你有時閒就先介紹了

周莊 還有一種獨有的、類似 雞泡魚 的小魚,是非常美味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0:21:37 | 顯示全部樓層
MRYEE 發表於 2012-8-16 10:08
你有時閒就先介紹了

周莊 還有一種獨有的、類似 雞泡魚 的小魚,是非常美味的。 ...

周莊鲃魚~

FdEnt201109040308310-vert.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0:24:08 | 顯示全部樓層

正啊,想起都流曬口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0:24:52 | 顯示全部樓層
MRYEE 發表於 2012-8-16 10:24
正啊,想起都流曬口水

仲大中小一齊流口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2 17: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