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648|回覆: 19

[華東地區] 蘇州同里旅遊簡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8-16 12: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同里相集片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1. 簡介

big_421e14cb00028b8a2db70bf717186bc0.jpg
big_02bd62832bd1a382bcff9676ca301b02.jpg

同里鎮,江南六大名鎮之一,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同里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同里鎮隸屬江蘇省吳江市,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面積33公頃。同里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

big_8f4ce56e7d65fce7cc1b94099acab689.jpg

同里的名字,好記又好聽。其實同里曾名“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為銅裏。宋代又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中橫斷,拆字為“同里”,沿用至今。據清嘉慶《同里志》記載,從宋元明代起,同里已是吳中重鎮。由於它與外界只通舟楫,很少遭受兵亂之災,便成為富紳豪商避亂安居的理想之地。不難看出,同里名字的變更,取決於當地人含而不露的傳統觀念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同里古鎮于1986年對外開放。清麗古樸的同里小鎮,水田肥沃,物豐富庶,人傑地靈,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譽。同里的特點在於明清建築多,水鄉小橋多,名人志士多。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古鎮原有“前八景”、“後八景”、“續四景”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今尚存“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諸景。

big_74e0bb23b3a4b603d1a57cebef534bee.jpg

同里鎮區市河總長5.14公里,面積9.37公頃,平均每個市民佔有13.9平方米;石駁岸總長6.04公里,臨水民居5.46萬平方米,佔民居總建築面積的36.9%。市鎮佈局一切環繞水做文章,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園,巧妙而自然地把水、路、橋、民居、園林等融為一體,構成了古鎮同里特有的水鄉風貌。同里鎮內自成水網,民用水河橋比比皆是,悠悠綠水,水活水清,“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形成“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柳橋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獨特景觀,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

big_b4c42dbbd7b36e87ede415b6095d55f9.jpg

歷史上同里的園林構築都與水連在一起,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宋代詩人葉茵構築別業,稱“水竹墅別業”,園有十景,如“曲水流觴”、“竹風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與水相聯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園”為葉振宗所居,地廣數裏,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別業",為任秀之園第,地處龐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貼水名園“退思園”,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園于江南園林中獨闢蹊徑,具貼水園之特例,山、亭、館、廊、軒、榭等皆緊貼水面,園如出水上。陳從周教授還高度評價了同里的水:同里以水名,無水無同里。

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于海內外,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同里人世代勤奮苦讀,知書達理,教育發達,人文薈萃。自南宋淳祐四年(西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後出狀元一人,進士四十二人,文武舉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同里人有葉茵、徐純夫、莫旦、鄒益、梁時、何源、計成、王寵、朱鶴齡、沈桂芬、陸廉夫、袁龍、陳沂震、顧我錡、黃增康、黃增祿、任預等。近世以來,著名同里人有陳去病、金松岑、嚴寶禮、費鞏、王紹鏊、藍公武、馮新德、楊天驥、費以復、劉汝醴、范煙橋、金國寶、沈善炯、馮英子等。倪瓚、顧瑛、韓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潛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會創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同里還是名符其實的江南魚米之鄉。由於同有蕩河港眾多,這裡有取之不盡的各種各樣的水產品。盛產魚、蝦,較為珍貴的有太湖銀魚、白魚、鱖魚、鰻魚、鱔、鱉、鱸鱧等,還有青魚、草魚、鳙魚、鰱魚、鳊魚、鯉魚、鯽魚等。除魚蝦、蚌類等水產品外,同里水生植物品類齊全,主要有茭白、芹菜、莼菜、芡實、菱、藕、荸薺、芋艿、慈菇等,有的可上餐桌,有為時令補品,有的是應時果品,其中芡實(俗稱雞頭肉)被稱為“水中人參”,為同里土特產中佼佼者。

因為有水,同里人喝茶的習慣也比其他古鎮濃。抗戰前同里有茶樓20余家,為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沿河,河水經礬沉澱後即可沏茶。


同里景點地圖
large_2aa92636d3d8ca3711a335c13d88b805.jpg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2:11:15 | 顯示全部樓層
2. 旅遊特色介紹

124119619175.jpg

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

同里自宋代至清末年間,先後出狀元1名,進士42名,文武舉人93人。同里鎮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詩人葉茵、明代畫家王寵、清朝軍機大臣桂芬、書畫家陸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陳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範煙橋、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王紹鏊、著名經濟學家金國寶家。

同里因水多,故橋也多,鎮內共有大小橋梁40多座,大多建於宋以後各時代,著名的有建於南宋寶年間的思本橋,建於元至正十三年的富觀橋。成品字形架設在河道上的太平、吉利、長慶3座古橋,是昔時同里婚嫁花轎必經之轎,以示吉慶。被人們叫做讀書橋的小東溪橋,橋上那副“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的橋聯,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同里人勤學苦讀之風,證實了同里自古以來文化發達,“科名”很盛。

同里原有八景、續八景、後四景等220處自然景點。至今仍有一些景點保存完好。在一級保護區域內,明清建築佔十分之七,400多年來的文化遺址、遺物、遺跡、遺風猶存,隨處可見深宅大院、園林小築。 現存著名的有退思園、耕樂堂、環翠山莊、三謝堂、侍禦第、臥雲庵、城隍廟、尚義堂、嘉蔭堂、崇本堂等園林和古建築。 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退思園,因亭臺樓閣及山石均緊貼水面,如出水上,所以又有貼水園之稱,在建築史上堪稱一絕。崇本堂、嘉蔭堂木雕藝術十分精美。耕樂堂庭院以田園風光見勝。古街坊、古街道粉墻黛瓦,俄脊高挑,水、聲、空氣都融有古遠的韻味。《同里志》記載,五湖環境於外,一鎮包涵於中。鎮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南園茶樓也是同里的一大建築特色,如今還用當地特有老虎灶燒水。

同里水鄉古橋:

同里處於五湖環抱之中,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因而以“水鄉古橋”著稱。眾多建於各個年代的古橋密集於此。

2007816151644750.jpg

1216440563.jpg

最為出名的橋-“同里三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位於鎮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佇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碧水映古橋,綠樹藏嬌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

最古老的橋-思本橋。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

最小的橋-獨步橋。坐落在環翠山莊荷花池上的。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不過三尺,兩人相遇需側身而過,單孔拱形,小巧玲瓏,堪稱一絕。

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奮好學的橋-普安橋。又稱小東溪橋,初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裏魚化龍”的石雕。

最重要的橋-烏金橋。坐落在鎮西北郊,是當年蘇州到同里的必經之路,也是古鎮的重要入口。是古時為迎接太平軍,一夜之間修建而成的。橋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馬上報喜”圖,以預祝太平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同里古建築:

同里的“老房子”特別多,鎮內明清建築約佔全鎮建築的40%以上。磚墻瓦頂,座北朝南,加以走馬樓、磚雕門樓、明瓦窗、過街樓、棚、水閣等,這些建築中都可以品味同里古鎮歷史文化的遺存。以退思園最為出名,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同里地主豪紳、名門望族多,屋宇稠密,粉墻黛瓦的深宅大院,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40餘處。

wKgByU_SDcfWkX-iAALjlzoo0hc21.groupinfo.w600.jpeg

古建築室內裝修和門樓均採用極精細的木雕和磚雕,這種獨特的建築裝飾品,以纖巧、古雅見長。磚雕的內容,一般可分為繪畫、書法兩大類。現存磚雕大部分在舊宅、園林的門樓、照墻、脊飾等處。

200891522472395922.jpg

木雕則以“崇本堂”、“嘉蔭堂”為最。崇本堂門窗隔扇雕刻極為精工,一套完整的《西廂記》雕刻,構圖活潑,造型生動,“嘉蔭堂”房頂梁棟雕刻更為精美,表現了《三國演義》的許多情節,風格古樸、意境深沉。

同里的古街巷也很有特點,在街道之間,里弄較多,如尤家弄、倉場弄等,這些弄既長又窄,魚行街的穿心弄長達300米,僅可容一人行走。

鎮內的明清街,全長160米,古街保存著石路面,街旁店舖林立,道口古樸莊重的門樓上“明清遺風”四個大字更引人注目。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2: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3. 推薦旅遊線路

同里景區兩日遊
同里古鎮精華遊,還可夜遊古鎮,體驗同里寧謐夜色。夜宿同里,在夢裏水鄉枕河而眠。同里的早晚景致很美且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有助於體會江南水鄉寧謐安靜的特色。所以時間充足的話最好選擇兩日遊同里,可以細細品味同里水鄉特色,還可夜宿水鄉,枕河而眠。

第1天

耕樂堂
big_98362d6628ebbb9514d74332b25ce307.jpg
耕樂堂係明代處士朱祥所建,築佈局為前宅後園,典型的明清宅第風格。耕樂堂佔地約六畝四分,建時共有五進五十二間,莫旦撰記,稱有燕翼樓等。後經歷幾朝興廢,現尚存三進四十一間,有園、有齋、有閣、有榭。園中有荷花池、鴛鴦廳、環秀閣、桂花廳等特色景觀建築,美景宜人。


退思園
big_0e690bc6844cc8c3128317eb8a33e43e.jpg
退思園是古鎮最有名的私家園林,是江南古鎮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退思園僅佔地九畝八分,既簡樸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有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園內佈局獨特,亭、臺、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退思園庭中遍植叢桂,金秋時節,馥鬱芬芳,風清月明夜,于園中樓閣品茗賞花,心怡神往,更給人“人行空翠中,秋聞十里香”的享受。


崇本堂
big_affd4fe084dc145666a3b9bcf867b191.jpg
崇本堂由同里人錢幼琴於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購買顧氏“西宅別業”部分舊宅後翻建而成。整個建築群體沿中軸線向縱深發展,共五進,由門廳、正廳、前樓、後樓、廚房等組成。崇本堂的建築結構頗為科學,正廳與堂樓之間均有封火墻隔斷,門樓與過道兩側設有“蟹眼天井”,既可通風又可採光,既能瀉水又能防火,其作用真是不小。

該堂雖建築體量不大,但非常緊湊和精緻。崇本堂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各種雕刻。磚雕門樓面北佇立,門樓上方設置了倣木結構的飛椽鬥拱,拱眼板上刻有夔龍細紋,下面是花崗岩製作的條石門檻,中置“黃狼箱”活絡門閂,“一塊玉”兩端飾有如意香草紋,蹭的“包袱巾”上刻著寶相花,裏面還有暗喻陞官發財的“鯉魚跳龍門”的深浮雕。


嘉蔭堂
___2.jpg
嘉蔭堂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主建築系倣明代結構,俗稱“紗帽廳”,因梁頭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該庭院高大寬敞,肅穆莊重。五架梁兩側中心刻有“八駿圖”,梁兩端刻有“鳳穿牡丹”。梁底則刻有“稱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圖案。更為罕見的是“紗帽翅”(即梁頭棹木)上刻有《三國演義》中的“古城會、三英戰呂布”等八幅戲文透雕,形象逼真,呼之欲出。這組透雕已被《中國戲曲志·蘇州分卷》收錄。


三橋
1317736994-1355853404_n.jpg
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三座橋統稱三橋,是同里的橋中之寶,分別建於明、清兩代。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和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築有花石欄。河中船來船去、橋上人來人往,是同里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

太平橋,跨于東柳、漆字兩圩。橋為梁式,小巧玲瓏,橋上有聯一副吉利橋跨漆字、兩圩,處太平橋、長慶橋中間。橋型為拱形橋,橋之南北兩側都有橋聯,南側一聯曰: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北側一聯曰:吉利橋橫形半月,太平橋峙映雙虹。長慶橋,俗名謝家橋,跨東柳、兩圩,舊名福建橋,又稱廣利橋。橋上有橋聯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濟,好留柱石待標題。橋聯表明建橋者義結同心,為民造橋,功在當代,利在韆鞦。三橋呈“品”字型,跨于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行街道。


第2天

陳去病故居
LULULU88803161831734.jpg
陳去病故居佔地1364平方米,大門面街臨河,罩墻高聳,環靜幽靜,主要建築有浩歌堂、百尺樓、綠玉青瑤館等。是一處古樸平常的清代居名,門楣上方原有“孝友舊業”匾額,進門見有半亭、家祠舊跡,百尺樓、浩歌堂等建築。進門朝東有一月洞門,楣額“綠玉青瑤館”五字,已是青苔微綠,綠玉青瑤館又稱堂樓,坐西面東,五樓五底二廂房,共有13間,據載距今已有六十多年。


羅星洲
big_1a483b378feddbdbd0c9453fb3e9768f.jpg
羅星洲為鎮東同里湖入口的一個小島,浮現在約四平方公里的湖面上,以煙雨景觀見勝。羅星洲也是一塊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聖地。遊羅星洲須乘小船前往,沿途可欣賞同裏湖煙波浩渺、魚帆點點的水鄉景色。而放眼望去,眼前的以煙雨景觀聞名的羅星洲寺廟,則會像是浮在碧波上的仙境。羅星洲上有城隍殿、文昌閣、鬥姆閣、旱船、曲橋、遊廟、荷池、魚樂池等,建築佈局緊湊,集廟宇、園林于一身。每當夕陽西下,由島上可遠望同裏湖萬家燈火,別有一番意境。


肖甸湖
xdhslgy.jpg
肖甸湖森林公園面積近4000畝(水面2000多畝)。園內地勢平坦,渠塘縱橫,小道密布,呈方格網狀,對外交通便利,周圍湖泊農田環繞,自然環境優雅。園內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園、香樟園、銀杏園、桃園、藥草園、翠梨園、竹林園、苗圃、魚塘等旅遊觀光區。公園林木茂密,蔭天蔽日,黃鸝、白鷺、野兔等多種野生動物時常出沒。周圍湖泊輝映,農田點翠,農家炊煙嫋嫋,一派田野風光。現園內新增有假山、鞦韆區、燒烤區、垂釣區和茶室、涼亭等旅遊設施。


南園茶社
4678595_1299745822sw5Z.jpg.big.jpg
南園茶社始建於清末,是古鎮歷史上“南市曉煙”的原址,茶社初名“福安茶社”,後因陳去病、柳亞子在此商討成立“南社”之事,即被後人俗稱“南園茶社”。茶社四開間門面,全部是傳統的磚木結構,門面是清代風格的木雕裝飾,上下兩層,總面積約400多平方米。

茶社別有一番風味,除了可以品嘗各種檔次的紅茶、綠茶、花茶外,還供應熏青豆、羅卜乾等各種茶點。樓下輔麵店堂設有帳房和泡水用的“老虎灶”;樓上還有一個“曲苑班”,茶客可聆聽幾段江南絲竹、宣卷、評彈、戲曲、小調等曲子。在這裡與其說品味茶的清香,景的美麗,還不如說是品味茶社本身充滿的情趣以及它和同裏人文歷史,乃至於和清末民初革命思想的水乳交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2: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4. 住宿介紹

古鎮旅遊最大的享受就是細細品味那裏的清靜與古樸。因此,在同里呆一晚很有必要。同里有高檔賓館、特色客棧、民居小旅館等,數量眾多,設施齊全,一般可提供上網。遊客可根據自己需求側重的不同選擇自己合意的住宿點。同里住宿價格依據酒店品級從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旺季略有上浮。

d99710d9-4c24-462e-90d6-d9f23c7f082d.jpg
同里湖大飯店
地址:吳江市同里鎮九里湖路8號
¥399元起

01121006_0_8_0003_4.jpg
同里德春堂客棧
地址:吳江市同里鎮東溪街15-6
¥128元起

1_6935614e-be1c-432f-b097-5823051cc6d1.jpg
吳江市同里陽光驛站酒店
地址:吳江市同里鎮北圖路26號新江南商業街9幢
¥220元起

875d5e5a-82dd-4f00-9924-4c7f5ed1ad8f.jpg
同里湖度假村
地址:吳江市同里鎮環湖西路88號
¥400元起

01121001_0_10_0_14.jpg
同里正福草堂客棧
地址:蘇州市同里鎮明清街
¥480元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2:13:34 | 顯示全部樓層
好介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2:38:07 | 顯示全部樓層
i support detail report very much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4:51:3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5:22:45 | 顯示全部樓層
不错啊~日文指示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7: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靚女多唔多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17:09:42 | 顯示全部樓層
遊覽古城,幾大試下住客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7:12: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木結他 發表於 2012-8-16 17:09
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靚女多唔多先~  ...

等你帶D去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17: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parma 發表於 2012-8-16 17:09
遊覽古城,幾大試下住客棧


客棧好~
成班友去仲可以係天井位睇星吹水鋤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20:37:12 | 顯示全部樓層
洋洋大觀, 我住上海足四年, 居然冇去過, 走寶啦。


居然唔準加分??
為支持本站的質素提昇,請多向不同的會員評分(尤其是用心發表的會員),多謝合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16 21:37:51 | 顯示全部樓層
minotaurus 發表於 2012-8-16 20:37
洋洋大觀, 我住上海足四年, 居然冇去過, 走寶啦。

有心唔怕遲~
再去一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6 22:37:21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30 12:35:5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tung1871 #4 的帖子

水鄉風光有特色, 古色古香,與眾不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2 06:57:44 | 顯示全部樓層
真的不錯呢~下次旅行可以考慮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9 12:01:3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tung1871 #1 的帖子

The dusk view is really fascinatin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23:06:34 | 顯示全部樓層
去過一次,感覺唔錯,面積大過西塘,都幾多嘢行,但個人比較喜歡西塘多D。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23:35:23 | 顯示全部樓層
kuwabolo 發表於 2013-4-14 23:06
去過一次,感覺唔錯,面積大過西塘,都幾多嘢行,但個人比較喜歡西塘多D。


前輩可有考慮發個帖跟大家分享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3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