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馬後砲

狼來了 ?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13:51:36 | 顯示全部樓層


新聞自由和人權有什麼關係呢 ——
在美國總統初選預選, 每每見候選人,
或國會議員,談及中國時,除貿易差外,
老將中國人權新聞自由扯在一起談,
倒不是大陸官方掛在口唇邊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13:5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馬後砲 發表於 2012-10-27 13:51
新聞自由和人權有什麼關係呢 ——
在美國總統初選預選, 每每見候選人,
或國會議員,談及中國時,除貿 ...

再說星加波,由李光耀到現在,
從沒新聞自由,卻不見美國總統嘈,
這不是另有目的是什麼?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14:08:13 | 顯示全部樓層
管夷吾 發表於 2012-10-27 11:45
完全看不懂

管兄太謙了。
美日事件不難明,可以如是看:
在美國帳
credit exchange gain
debit  民間財富
在日本帳
debit exchange loss
credit foreign reserve

至於之後經濟落下,可從經濟學看:
exchange rate 太高, export trading 做不成
國家total reserve縮水,又不能大幅加大government spending
所以經濟萎縮。

至於香港事件,點樣沽股票沽恒指而賺錢,則晶版可能更適合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15:27:22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對於碧咸師兄呢點-
每種制度都有其優缺,是需要考慮形勢採用不同製度。
「用聯繫匯率就是使香港不能用利率和貨幣發行量來調節經濟,只有捱打!」
有何高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15:39:05 | 顯示全部樓層
c兄真系犀利啊,分析好有道理啊,c兄系买做金融呢行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16: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馬後砲 發表於 2012-10-27 13:51
新聞自由和人權有什麼關係呢 ——
在美國總統初選預選, 每每見候選人,
或國會議員,談及中國時,除貿 ...

我是指: 出手與大鱷對賭與新聞自由和人權有何關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16:31: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eckham3 於 2012-10-27 16:31 編輯
馬後砲 發表於 2012-10-27 13:43
香港政府落場與大鱷對賭,本質就是行政幹預自由市場


"行政干預是指國家政府機構運用行政權力對市場、企業和有關經濟活動所進行的超經濟行政強制。"

香港政府並無使用行政權力, 大鱷拋貨, 政府在市場接貨, 都是按市場規則進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泰國禁止本地銀行拆借泰銖給離岸投機者. 這才是行政干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16:45:13 | 顯示全部樓層
馬後砲 發表於 2012-10-27 13:56
再說星加波,由李光耀到現在,
從沒新聞自由,卻不見美國總統嘈,
這不是另有目的是什麼? ...

美國人是為其獲得最大利益而去(或不去)批評別國的自由人權情況.

但相反, 現在太多人是利用自由人權為借口行使其他目的了. 忘卻自由人權的本義.

有口口聲聲說自由人權者以為自己在道德高地而目空一切, 也有人把提出自由人權者都打成是受外國人操控的漢奸.
還多去討論事情的本身, 少往陰謀論方向鑽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16:46:51 | 顯示全部樓層
beckham3 發表於 2012-10-27 16:31
"行政干預是指國家政府機構運用行政權力對市場、企業和有關經濟活動所進行的超經濟行政強制。"

香港政府 ...

當年香港政府冇用行政手段,但真係有干預市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20: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waiking 發表於 2012-10-27 16:46
當年香港政府冇用行政手段,但真係有干預市場

啱, 無錯!
其實我覺得港府既干預尺度幾好. 趕走大鱷之餘, 亦保存香港自由市場之原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2:16:34 | 顯示全部樓層
lomei 發表於 2012-10-27 10:13
我公司主要市場係美國, 明知美國佬係咁仆街, 無辦法刀要同佢地做生意 ...

我e+都系美國生意多的。
一句講晒,全世界都有好人有衰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3:05:19 | 顯示全部樓層
巴拉飛 發表於 2012-10-27 15:27
樓主:對於碧咸師兄呢點-
每種制度都有其優缺,是需要考慮形勢採用不同製度。
「用聯繫匯率就是使香港不能用 ...

在這點,我跟碧咸兄是一致意見的。
見我原文,亦有提過與美元掛勾會削弱控制通帳能力。

影響一國經濟的因素相當多,供求,生產力,出/入口,政府支出,人心,
甚至民族性都有關連。
所以要控制經濟,政府政策相當重要。但經濟政策是長遠的,
見效亦慢。
由於經濟可以反映在財金數據上,所以亦可以倒過來,
在已成熟發展國家,利用控制利率,貨幣供應,等手段來達到控制經濟發展目的。
在某程度上,控制貨幣供應更能立干見影,比修改經濟政策更有效率。

但是,利用利率以及貨幣供應控制,有時也會失靈的,
日本經濟倒退後,利率零,甚至負利率,亦不見立即有起色。
美國08年以來,利率一直處於低水平,但失業率樓價亦不見得立即改善。
在過往幾年,人行提高利率,亦不見過熱經濟立即冷却。

講回香港目前情況,不能提高利率,是否就完全沒法呢? 那亦不見得。
金融財經手段還是有的,行政手段還多的是,夠唔夠胆用是另一問題,
用了出來,又有沒有別有用心的人阻礙又是另一問題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3:19:55 | 顯示全部樓層
beckham3 發表於 2012-10-27 13:38
回復 馬後砲 #10 的帖子

全文并非政治中立,這點我肯定。
但陰謀論,則不敢苟同。

從美日金融戰到亞洲金融風暴,財團都是明刀明槍搶,何來陰謀論?

早牌網上有人講911是美國軍方自己飛機揰的,這才叫陰謀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3:26:02 | 顯示全部樓層
beckham3 發表於 2012-10-27 16:31
"行政干預是指國家政府機構運用行政權力對市場、企業和有關經濟活動所進行的超經濟行政強制。"

香港政府 ...

香港政府有的,只是沒有咁明顯,
公開的,當時有明令不准借貨拋空。
暗地裡,亦有其他手段。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8 00:36: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馬後砲 #1 的帖子

多謝高見,拜服
而加只有不斷買美元去平衡匯率?仲有冇其他辦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8 09: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7叔 發表於 2012-10-28 00:36
回復 馬後砲 #1 的帖子

多謝高見,拜服

高見不敢認,大家一齊討論一下這個議題好了。

美元調入幾多買幾多,就必須的。
能做的,就是控制這些熱錢在港是建設性還是破壞性。

破壞性,就是抄樓之類會影響民生活動。
建設性,可能包括新股上市這類吸收大量資金的活動。

近日,我們看到政府出招控制外資買樓。
亦見到審批新股上市速度加快了。
這些都是政府可以做到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8 13:17:02 | 顯示全部樓層
馬後砲 發表於 2012-10-27 23:05
在這點,我跟碧咸兄是一致意見的。
見我原文,亦有提過與美元掛勾會削弱控制通帳能力。

.....
利用利率以及貨幣供應控制,有時也會失靈的,

雖非萬能, 但可以用這2招, 總比用其他于迴或行政手段要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8 13:24:3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馬後砲 #56 的帖子

其實都係唔好拗頸, 講返熱錢的問題.

熱錢必然會引起資產價格上升, 再而引起通漲.

股價及商鋪租金上升無可避免.

住宅樓價上升,影響民生, 政府才出手干預. 但是我相信樓價仍會上升, 只是有一下疾步而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8 14:04:02 | 顯示全部樓層
beckham3 發表於 2012-10-28 13:17
.....

雖非萬能, 但可以用這2招, 總比用其他于迴或行政手段要好.

你意思是港幣跟美元脫勾,對吧?

這是另一議題了。待我搜集些資料再出議題跟你討論。

不過,就算可行,由98年到現在,似乎未有一個合適時機。
98後要處理保衛戰的後遺証 ( 那哽了落的股票 及  多發了港元 )
及要鞏固金融制度,
03年要處理沙士引起的衰退,及後遺証,
08年又碰到美國引起的金融海嘯。

至於中間那些年份又如何? 大金融政策多是plan五年到plan十年的,
因為一買一賣美元系會蝕的,(你看我們同4台對賭炒4台金就知道,
永遠都系我地賺,4台輸,將金管局代入4台,我地代入外資 就好易明了 )
所以有任何大政策改變,先要預早五年工作,亦要通知銀行配合(所有參與銀行都
是簽署宣誓保密的)。以應付宣布嗰日既大波動。
再差不多到時來一次"震倉",一方面賺定先,另一方面嚇走部份投機者。

相信大部份抄過股的都知咩叫震倉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8 14:23:44 | 顯示全部樓層
beckham3 發表於 2012-10-28 13:24
回復 馬後砲 #56 的帖子

其實都係唔好拗頸, 講返熱錢的問題.

同意!

全世界熱錢加起來之多, 使全世界財長都頭痛非常.

今日看看台灣情況,外資超買股票之多,簡直難以致信:
外資超買股票排行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 19: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