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626|回覆: 9

[華北地區] 內蒙博物院草原文化

[複製鏈接]
簽到
798
發表於 2012-12-7 15:24: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26111354813923111.jpg 54491354813923079.jpg
內蒙博物院草原文化
33571354813923095.jpg
民族特色鮮明  珍品罕見
63511354813923142.jpg
    內蒙博物院草原文化
70551354813923142.jpg
    內蒙古旅遊設施豐富,礦產多樣,文化底蘊深厚,要一次過遊歷、體會、了解,內蒙古博物院不可不去。以“草原文化”為主題的內蒙古博物院,通過多個的專題陳列,全方位展示自治區從遠古至今、航天及礦產等,系統描述了內蒙古的完整形象。
78931354813923157.jpg
    內蒙古博物院座落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是全區唯一的自治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主體建築面積五萬餘平方米,由陳列展廳區、文物庫房區、觀衆服務區、業務科硏區及多功能廳等各部分組成,造型獨特,恢宏壯觀,設備先進,展示自治區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現代生物、歷史等,突出反映草原民族特色文明的歷史進程,反映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80581354813923095.jpg
    博物院以“草原文化”為主題,貫穿全部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覽”,分佈於博物院十四個陳列。
86361354813923157.jpg
包括地下的《遠古世界》、《高原壯闊》、《地下寳藏》、《飛天神舟》四個基本陳列,介紹恐龍等古生物化石、現代動物、礦產和航天事業。陳列室內盡皆人流如鯽,展品甚衆、種類凡多,極具觀賞價値。一樓的《草原雄風》、《草原天驕》、《草原風情》、《草原烽火》四個基本陳列,則以板塊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從古代、近代再到現代的縱向發展線條。二樓則設《草原日出》、《風雲騎士》、《草原服飾》、《蒼穹旋律》、《草原華章》、《古道遺珍》六個專題陳列,呈現草原文化六大精彩之處,清新莊重。各陳列多方位、多角度、縱橫交錯,系統描述內蒙古的完整形象。
84801354813923111.jpg
    此外,館內文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匈奴、東胡、烏桓、鮮卑、突厥、契丹、女眞、黨項、蒙古等少數民族文物佔有重要比重,其中匈奴王冠飾和帶飾、鮮卑貴族步搖冠飾、瑪瑙馬飾具、珍珠團龍袍等文物,屬罕見珍品。
95681354813923126.jpg
發表於 2012-12-7 17:09:00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有草原特色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9 08: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唔知有冇草原人既生活介紹?
草原人系點結婚, 洞房, 生仔既呢?  系草原又點沖涼既呢?
呢D野雖然普通, 但系往往為人所忽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9 11:15:36 | 顯示全部樓層

在我國東北部地區,大興安領的東邊,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里水草豐美,土地肥沃,“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景隨處可見。在這片草原上生活著:鄂倫春族! :鄂倫春是本民族自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使用馴鹿的人”,一種是“山嶺上的人”。鄂倫春族又稱為“瑪涅克爾”、“畢拉爾”、“滿琿”、“奇勒爾”等。主要居住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以及黑龍江省呼瑪、遜克、黑河、嘉蔭等地。清代文獻曾把鄂倫春族歸人“索倫部”,有時也稱之為“打牲部”。 17世紀,鄂倫春族被編人滿洲八旗。黑龍江流域是鄂倫春族的歷史搖籃。鄂倫春人的衣著主要用狍皮製做。冬季的衣服用皮厚毛長的抱皮製做;夏季的衣服用皮薄毛短的狍皮製做。男皮袍叫“皮羅蘇思”,有兩種:一種是長袍,長到膝蓋以下;另一種是短皮袍,只到膝蓋。長短皮袍均帶大襟。為了美觀和耐用,袍邊和袖口均鑲有薄皮邊。為了騎馬方便,除左右開衩外,前後也開衩。青年人穿的皮袍還著上黃色。女皮袍叫“阿西蘇恩”。式樣同男皮袍,但都是長袍,前後襟不開衩,脖領周圍,左右兩側開權處和袖口上均繡有花紋。不論男女,穿皮袍均扎腰帶。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大興安嶺西北麓,呼倫貝爾大草原中南部,該旗鄂溫克族人口約佔全國鄂溫克族人口的30%。鄂溫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 “鄂溫克”在鄂溫克語中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鄂溫克族比較古老的住房是“撮羅子”,呈圓錐形屋架,高3米左右,底部直徑約4米,在外面圍蓋上樺樹皮、獸皮即可住人。頂部留出通煙口。撮羅子搭制方便,至今仍為進山狩獵的鄰溫克人使用。牧區鄂溫克人以住“俄儒格柱”(蒙古包)為主,也住土房和板房。布特哈地區鄂溫克族很早就實現定居了,並建有土木結構的住房。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鄂溫克族牧民、獵民都實現了定居,許多人家建起了磚瓦房,住房內部結構和設施也在發生變化。鄂溫克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和氏族外婚制。傳統的婚姻習俗,有請媒人求親、訂婚、納彩禮和舉行婚禮的過程。各地鄂溫克人婚禮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有送親、迎親、設婚宴、舉行歌舞娛樂活動的內容,具有歡樂、祝福的氣氛。鄂溫克族一般對死者實行鹼棺土葬,舉行送葬儀式。過去也曾有樹葬和火葬的習俗。同一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對己故長輩、子女要附孝。並在春節、清明節等日子,舉行掃墓、祭奠活動。達斡爾族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是一個團結的民族。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達斡爾人首先打響了抗俄的第一槍。
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長袍,用白布包頭,戴草帽,冬戴皮帽。婦女穿長袍,不束腰帶,不穿短衣。冬天男女皆穿寄卡米(皮靴),婦女穿以藍色為主的長袍,夏日喜穿白襪、花鞋。據史學家考證,達斡爾族起源於大興安嶺南麓的洮兒河。達斡爾”一名最早見於元末明初,屬遼代契丹的後裔。  薩滿教是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的古老宗教信仰。它以多神崇拜為內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動為表現形式。“薩滿”是對神職人員、巫師的稱謂,在鄂溫克語中有知曉、通曉的意思。  俄羅斯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俄羅斯族人口有15609人。內蒙古自治區俄羅斯族人口有5020 人,主要居住在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河畔。中國的俄羅斯族是近300年來,分多次由俄國遷入的俄羅斯移民的後裔。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明確規定了兩國以額爾古納河為界,額爾古納河東岸屬中國,西岸屬俄國,但仍有俄國流民非法越境採金、伐木、墾種、放牧。199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後,帝國主義列強藉口出兵進犯,沙俄沿東北邊境大舉入侵,額爾古納河右岸沿邊哨卡皆被焚毀,官兵逃散。在邊關空虛的情況下,大量俄國移民流入額爾古納市境內生活。中東鐵路施工時,俄國招募大批華工前往俄國境內築路,很多工人與當地俄國女子成婚,其後返回額爾古納河右岸定居。俄國十月革命後,許多白俄貴族越過西伯利亞,逃亡到額爾古納河畔,部分人渡河進入額爾古納市境內定居。到本世紀20年代以後,額爾古納市境內俄僑已達萬人之多。民國初年,冀、魯等地遭受水旱災害,相當數量的青壯年農民“闖關東”來到額爾古納河地區,與在此生活的俄羅斯女子通婚。至今,其後裔已繁衍到第四、五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0-31 04:25:49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啊好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5-24 13:22:0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入肉 #1 的帖子

感謝師兄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6-19 16:1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入肉 #1 的帖子

恩,多谢您的分享,非常感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7-18 03:59:44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師兄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7-18 04:37:42 | 顯示全部樓層
靠近蒙古边境的有个叫二连浩特的城市有很多蒙古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8-18 00:00:31 | 顯示全部樓層
恩,多谢您的分享,非常感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20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