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01|回覆: 58

[周邊產品] SD101 ITX

    [複製鏈接]
簽到
1948
發表於 2013-3-10 21:3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本帖最後由 Z370 於 2013-3-10 21:51 編輯

1.jpg

自從ITX主機板出現後,體積小巧的優點確實能夠省下不少擺放空間,但過去這樣的主機板一來選擇不多,再者效能表現以及散熱問題也是讓人有所卻步。不過,近來隨著晶圓製程的的進步,如今的處理器不僅整合了內建顯示晶片或是過往的北橋晶片的功能,發熱量也相對降低許多,所以對於只有一些上網、文書或是多媒體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搭配一個ITX主機板其實也算是夠用了。而這次借來的這款SD101,便是一款針對ITX主機板所設計機殼,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僅有2.8公斤重,相較於一般ATX機殼可算是相當輕巧的外型設計。接著就讓小編透過實際安裝的過程來為大家介紹這款機殼吧!

2.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41:36 | 顯示全部樓層
外觀開箱與規格介紹

在外盒的背面則是說明這款機殼的散熱風流主要是由機殼的前面板以及左側板進風,再從機殼上方以及後面設置散熱孔洞排出廢熱。
3.jpg

外盒左側底下則有標示這款機殼淨重2.8公斤,尺寸為320x170x337mm。
4.jpg

打開外盒後,可以看到機殼用了兩個保麗龍包覆著。
5.jpg

因為包裝內除了說明書之外,就沒有其它配件,所以就直接來看機殼的外觀吧!機殼的材質選用與大部分產品一樣是採用塑料前置面板搭配SECC鍍鋅鋼板的機身。在前面板的上方則是設置電源與重新開機按鍵與指示燈號,而下方則是提供兩組USBB3.0埠以及連接耳機與麥克風的3.5mm音源孔。而前面板右半部則是加入了一片網狀的金屬外蓋,目地應該是為了能夠讓冷空氣由此進入來加強散熱效果。至於左半部則是5.25吋規格的預留孔,可以用來安裝光碟機或是其他裝置。
6.jpg

前置3.5mm音源以及兩組USB3.0傳輸埠。
7.jpg

電源、重新啟動按鍵以及硬碟讀取燈號。
8.jpg

機身的左側板大部分的面積也都是採用網狀的金屬外蓋,目地也是為了增加散熱效果,
9.jpg

在右側板的四個角落則是有設計防滑腳墊的黏貼處,所以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擺放需求,選擇要將機殼直立或是橫躺擺放。
10.jpg

從機殼後方可以看到,除了有主機板I/O的位置之外,也設置了兩個PCIe的擴充位置。不過應該是為了體積考量,所以也只能擴充Low Profire的PCIe裝置。而在後方左上角的部分,則已經設置了一個三孔的電源插頭,並已連結到內建的電源供應器,因此使用的時候,使用一般電源線接上即可。
11.jpg

機殼的上方也是採用了許多孔洞的設計來增加散熱性,而且標準配備也加入了一個大小8公分、轉速2300轉、噪音值23dBA的散熱風扇,設置在機殼上方的中央位置來加強散熱。
12.jpg

打開機殼的左側外蓋後,則可以發現裡面放了一條電源線以及待會安裝要用到的固定螺絲、整線束帶、BIOS音效喇叭以及四個防滑墊。
13.jpg

一開左側板後則會先看到一片用來增加機殼強度以及光碟機的支架,必須要先卸下這個支架才能夠開始安裝主機板。
14.jpg

要卸下支架之前,必須先卸下機殼後方的兩個固定螺絲。
15.jpg

接著還需要先卸下前置面板,而卸下的方式還算蠻容易,只要將兩邊的固定扣稍微扳開就可以拿起前置面板。
16.jpg

先從後方拉起再稍微往前推一下就可以拿起支架囉!
17.jpg

在支架的下方可以看到這款機殼所內建的電源供應器,最大供電量可達到180瓦,並且也有具備了銅牌等級的80PLUS認證。而在電源供應器的左側也有設置了一個大小4公分的風扇來幫助散熱。
18.jpg

電源供應器在各個主要電路的供電規格。
19.jpg

線材的部分,主電源則是提供了20+4Pin以及4Pin的電源接頭。
20.jpg

擴充裝置的電源線材則是提供了3組一般SATA電源以及一組薄型光碟機使用的線材。
21.jpg

至於前置擴充埠的線材部分,則是提供了一組前置音源線以及一組19Pin的USB3.0前置傳輸線。
22.jpg

前置電源與燈號線材上都已經有標示各個線材的功能,實際安裝只要對照主機板的標示來安裝即可。為了應對不同的主機板,也有提供了2Pin與3Pin兩種不同規格的電源燈號線。
2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47:03 | 顯示全部樓層
實機安裝

查看機殼所提供的線材之後,接著就到了實際安裝時間啦!安裝的時候,小編是比較習慣先裝好主機板,而這次示範的板子則是先前測試過的技嘉H77N-WiFi主機板。在裝入主機板之前,因為機殼內部的空間不大,建議可以先把CPU散熱器以及各個前置線材先裝好之後,再放入主機板固定。記憶體的話,個人是建議可以東西都安置好之後再裝,可以避免安裝過程的碰觸而造成接觸不良的問題。
24.jpg

在機殼底板上已經有做了墊高的螺絲孔,所以直接對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固定即可,若是會擔心導電問題的話,建議可以在四個固定孔先貼上膠帶再行固定。
25.jpg

裝上主機板之前,記得要先裝好I/O部的背檔板喔!等到全部裝好才發現,那就得再卸下主機板啦!按壓固定的時,最好能夠使用工具來壓緊,避免直接用手指按壓以免割傷。
26.jpg

配件裡面總共提供了三種不同規格的螺絲,固定主機板的話則是使用最左邊哪種螺牙比較粗一點的螺絲。其它兩種則是用來固定硬碟與光碟機。
27.jpg

裝好主機板之後,接著就是安裝硬碟的部分。硬碟的安裝位置是在機殼的下方,並且有個固定架的設計。安裝的時候必須先將機殼後方的固定螺絲卸下才能夠拿起硬碟架。
28.jpg

29.jpg

這個硬碟架的上方可以安裝一個2.5吋以及下方則可以安裝一個3.5吋的硬碟。
30.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48:23 | 顯示全部樓層
實際各安裝一個2.5和3.5吋硬碟的模樣。
31.jpg

底下的3.5吋硬碟必須要反裝,安裝固定後,硬碟與支架則會留點空間,並不會直接貼附著。
32.jpg

因為內部的空間有點小,所以要放入硬碟架之前,建議可以先將電源以及傳輸線接上後再放入機殼內會比較方便一些。
33.jpg

裝上光碟機支架之前,建議先稍微整線一下,不然的話待會光碟機就很容易卡到線材。
34.jpg

安裝光碟機的時候,與安裝硬碟一樣要先固定在支架上再放入機殼會比較方便。
35.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49:07 | 顯示全部樓層
固定的時候要將光碟機鎖在1號位置,讓前端稍為突出一些待會裝上機殼的前置面板時,才會保持在一個平面上。
36.jpg

裝上光碟機之後,有個比較尷尬的地方,就是使用一般光碟機的話,則會將擋住CPU散熱器,勢必對於散熱效果有所影響。
37.jpg

將所有零組件全部安裝到機殼內後,量了一下重量大約只有4.6公斤左右,算是蠻輕巧地,要是拿掉光碟機跟一般硬碟,只安裝固態硬碟的話,應該可以將重量控制在4公斤以內。
3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5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溫度測試

安裝完成後,不免還是要測試一下,不過因為這張主機板的效能在先前的文章就已測試,所以這次就以溫度測試為主,若是對這張主機板效能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小編先前所撰寫的文章。這次的溫度測試主要是比較一下有無安裝光碟機的時候,處理器、主機板晶片以及硬碟溫度的實際運作表現,至於底下則是測試時使用的各個硬體零組件的清單,給網友們可以做個參考。

處理器:Intel Core i5-3570K
主機坂:技嘉H77N-WiFi
硬碟機:Kingston SSDNow V+ 64GB、WD迅猛龍 1TB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4GBx2
光碟機:華碩DRW-24B3ST

未安裝光碟機時

待機狀態下,處理器溫度大約為30℃、主機板晶片約為22℃、內建顯示晶片大約為29℃。
40.jpg

燒機測試後,處理器溫度大約在70~80℃之間、主機板晶片約為68℃、內建顯示晶片大約為76℃。
41.jpg

有安裝光碟機時

待機狀態下,處理器溫度大約為36℃、主機板晶片約為27℃、內建顯示晶片大約為37℃。
42.jpg

燒機測試後,處理器溫度大約為80℃、主機板晶片約為72℃、內建顯示晶片大約為83℃。
4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50:35 | 顯示全部樓層
試用總結

外型方面,以ITX機殼產品來說,這款機殼的體積其實還算是蠻輕巧地,而且也留有兩個PCIe擴充槽以及兩個硬碟的安裝空間,擴充性也算是足夠,不過黑色機種似乎稍嫌低調一些,若是能夠有其它配色或是能在側板多些圖樣設計,應該會更適合擺放在客廳。至於安裝部分,機殼內部的空間配置也算是簡潔,除了要稍微注意一下整線配置之外,實際安裝還算是蠻容易上手。不過,這款機殼雖然留了一個5.25吋的位置讓使用者可以擴充光碟機,但是實機測試之後,其實也可以明顯看到,安裝光碟機後,處理器以及晶片的運作溫度約莫提昇了2~3度,而且蠻容易壓到線材而卡住風扇,所以在整線時則更需要注意這一點,若是真的有光碟機使用需求的話,建議還是使用薄型的機種會比較適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51:34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2:53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 you very much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0 22:22:01 | 顯示全部樓層
黎個牌子機箱一向唔錯,不過刀幾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31:25 | 顯示全部樓層
cheong141 發表於 2013-3-10 22:22
黎個牌子機箱一向唔錯,不過刀幾貴

係呀~~~~~有點有點~~~~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1 15:45:5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部份香港居民都有同一煩惱,就是住房狹小,我很喜歡這種小機箱pc,盡可能的不佔用太多空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03:48:21 | 顯示全部樓層
I prefer the brand models because they provide in-built card reader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18:03:21 | 顯示全部樓層
自己砌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18:04:0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遲D都會買部新機, 問下個FD用呢個盒好唔好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18:05:36 | 顯示全部樓層
個機箱外形美觀,內裏刀幾實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18:12:10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唔識砌機架, 全部搵我朋友幫手, 但機箱自己都prefer細的色型, 慳位唔攪咁多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18: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今次明白, 清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18:21:29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砌機可以隨心所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12 18:32:10 | 顯示全部樓層
nice mini cas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 23: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