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113|回覆: 76

[CD機/黑膠] 轉載: 試聽Zorin氣浮唱臂

    [複製鏈接]
簽到
2314
發表於 2014-1-8 07:44: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我說我話: 黑膠不死,氣浮有新,歡迎歡迎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980年代CD的推出讓卡帶銷聲匿跡,也讓LP黑膠唱片差點要淡出市場,不過事後證明LP並未因此消失,反而在發燒友市場有越來越復興之勢。這幾年我們又可以看到,串流播放與高解析母帶檔案的興起已經把CD給打趴,現在CD的一隻腳已經踏進棺材,大去之期恐不遠矣,但LP呢?嘿嘿,似乎也沒有被取代的跡象,還是不斷有新的唱盤、唱臂、復刻黑膠唱片問世,氣還長的很呢!到底黑膠有何魅力,讓眾多發燒友如此著迷?這次便藉由Zorin Audio氣浮正切唱臂搭配Tromba的Z360黑膠唱盤,在高雄響音音響來場AB比對,看看黑膠與數位串流有何不同之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到底黑膠有何魅力,讓眾多發燒友如此著迷?這次便藉由Zorin Audio氣浮臂搭配Tromba Z360唱盤,來場AB比對,看看黑膠與數位串流的不同之處。


並不是要分出優劣

正如前述,這場比較並不是要分出優劣,而是想找出黑膠之所以迷人的原因,因此我們先來看這次黑膠系統的主角 — Zorin Audio氣浮正切唱臂。唱臂在一個黑膠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唱臂可分成支軸固定臂與正切臂兩大範疇,支軸固定臂一直都是市場上的大宗,但正切臂則是理論上最理想的一種唱臂形式。正切臂讓唱頭可以永遠和唱片溝槽維持著正切的角度,確保在唱片上的任何一個位置資料拾取的完整,但難就難在唱臂是在支軸上橫移,如何讓移動時的摩擦力達到最低,便是一個挑戰。

其中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氣浮臂。其原理就是在中空的支軸上鑽了許多非常細小的孔,然後對支軸內部持續灌氣,空氣會從小孔洩出。而唱臂尾部的套管是直接套在支軸上,由於支軸表面不斷有空氣洩出,便會撐起套管,等於是讓唱臂浮起,而不會與支軸接觸,因此摩擦力消失了,唱臂便可無拘無束地自由滑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理論上正切臂讓唱頭可以永遠和唱片溝槽維持著正切的角度,是最理想的一種唱臂形式,但通常造價不斐,讓一般小民難以親近,Zorin氣浮臂是當中的異數。

原理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可沒麼簡單,光是充氣幫浦就不容易搞定了。為了要讓充氣量維持穩定,在過去都得把幫浦做得很大,結果就是馬達的噪音惱人,只好把體積龐大的幫浦藏在遠處的另一個房間裡,門關起來,耳不聞為淨就是了。此外還得處理濕氣與塵埃的問題,也因此氣浮臂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非一般小民能接受。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唱臂藉由套管套在支軸上,便會沿著支軸左右橫移,永遠與唱片溝槽維持正切的角度。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支軸上布滿肉眼不太容易看到的小孔,氣便是從小孔洩出,用以撐起唱臂。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持續的氣壓從支軸尾端灌入,可以看到精密的機械結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Zorin還有一支短臂,理論上正切臂的臂桿越短越好,因為這樣唱臂會更靈敏,對溝槽的反應更佳。


幫浦十分安靜

Zorin Audio開發的氣浮臂就厲害了,它把幫浦的聲音做得非常小,而且體積也縮小了,可以直接收在唱盤下方。據我在現場使用的情況,當我換唱片或升降唱臂時,基本上我是沒有聽到任何馬達聲或是運轉噪音,可說是相當安靜。但如果我把耳朵貼近氣浮臂10公分以內的距離,會聽到些微噴氣時的嘶嘶聲響,因為空氣正在持續輸送鐘。看來這是無可避免的狀況,不過這並不影響實際聆聽就是了。

Tromba的Z360黑膠唱盤則是禾樺自行開發的產品,主體材料是壓克力,再搭配鋁合金與銅組成,透過不同的金屬表面處理與壓克力染色,讓Z360有不同的色彩變化組合,它有趣的型號名稱也就是由色彩不同來命名,有阿拉比卡、威士忌、伏特加與波爾多四種款式。Z360的腳柱使用鋁合金車製,每一支腳柱都可旋轉,因此很容易就可以把唱盤與氣浮臂調整到水平的狀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Z360的腳柱使用鋁合金車製,每一支腳柱都可旋轉,因此很容易就可以把唱盤與氣浮臂調整到水平的狀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這就是Zorin氣浮臂的幫浦,體積不大,可以直接放在唱盤下方。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據稱Zorin氣浮臂的幫浦使採用醫療級幫浦的技術再改進而來,打氣時的噪音才可以做得這麼小,而不影響聆聽。

至於AB比對用的數位播放系統又是什麼呢?高雄響音音響聆聽室中有一部Lindemann 825 CD唱盤,它具備USB DAC功能,我就拿825當作USB DAC使用,訊源則是筆記型電腦,以foobar2000加JPLAY來播放。為求類比與數位系統所播放的軟體是一致的,這次我特別挑選了同時有出LP與CD版本的錄音,包Octave推出的「Pharos – Dynamic Voice」測試片、慕特《卡門幻想曲》小提琴名曲集、吉他與大提琴的發燒片「Apollo」、惠特妮休士頓的同名專輯…等。我事先把CD唱片rip進硬碟中,然後就可以藉由筆電播放。至於搭配的其他器材還包括鐵三角AT-F7唱頭、Tromba的電源分離式唱頭放大器、Rebel的旗艦701F平衡式前級與601PX單聲道後級,喇叭是金瑯Genesis旗艦喇叭。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聆聽時所配的Tromba電源分離式唱頭放大器。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Rebel的旗艦701F平衡式前級。



各自呈現不同的走向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幾次聆聽比對過後,我發現黑膠與數位系統各自呈現著不同的走向,黑膠走纖細、微動、氣質路線,數位則有沈穩、壯闊、爽朗的風格。以「Pharos – Dynamic Voice」為例,兩位聲樂男聲以黑膠播放顯得音像浮凸,輪廓刻畫清晰,聲音轉折的菱角很鮮明,就連背景的細微嘶嘶聲也較豐富。數位系統的音場重心明顯就比黑膠來得低一些,因此下盤就變得較為沈穩而厚實,歌聲的胸腔共鳴感也似乎豐潤了一點。因此,若要論歌聲的凝聚性與空間定位的層次感,要以黑膠為優,若是比音場的開闊與沈穩度,則是數位較佳。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接著來看慕特《卡門幻想曲》小提琴名曲集的試聽結果,這個錄音的聆聽重點在於小提琴的表現與交響樂團的呈現。黑膠系統對於小提琴細微變化的詮釋力確實有一套,像是延長音尾巴的輕微抖動,拉雙弦時兩個音的層次,或是弱音處的強弱變化,黑膠系統都有豐富的資訊量。但是一到交響樂團齊出的地方,數位系統立刻便展現出穩若泰山的雄偉氣勢,而且從最弱到極強的動態起伏,數位系統的表現更全面,尤其是在極強時,數位的能量感與餘裕度相當優異。此外,對於複雜音樂的處理能力,例如配器編制繁多的交響樂,數位系統似乎也能表現出更有秩序的音場結構,也就是說,不同頻段之間的層次感更好。


每位發燒友都該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系統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再以發燒片「Apollo」為例,以只有吉他與大提琴這樣簡單的編制而言,黑膠系統所帶來的聆聽樂趣非常豐富,不僅是音色中的光澤、吉他撥弦的觸感、音像的輪廓與實體感,以及很細微的起伏與表情,都是黑膠系統所擅長,甚至我還感受到音樂行進與停頓間的喘息感。相對而言,數位系統似乎把聲音都給修圓潤了。流行音樂惠特妮休士頓同名專輯又有什麼樣的不同呢?黑膠系統的音場較集中、較深遠,音像凝聚浮凸,空間感與層次感清晰;數位系統的音場較開闊,沒這麼深遠,但低頻更有重量感,激昂時的爆發力更好,聲音同樣深具活力。若一定要分那個好?以此錄音而言,我覺得各有優點,不易分出軒輊。

和這兩個播放系統相處了一下午,聽了這麼多音樂,總該有些結論吧?即便以我這個只有數位播放系統的用家而言,我必須承認黑膠確實有其迷人之處,它的直接、鮮活、生動、表情豐富、富感染力…等特質,讓它一直擁有眾多的死忠支持者,也讓我這一個下午聽得十分開心。但我也必須要說,這次的AB比對並不能代表所有的黑膠與數位系統,也不表示每個黑膠與數位系統的聲音皆是如此,因為不論是黑膠還是數位,每個系統都需要細心調校與搭配,才能發揮器材的全部實力,並不是數位播放系統就不用費心。總而言之,希望每位發燒友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系統,玩出音響的樂趣。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器材規格

型式:氣浮正切臂
建議售價:Zorin Audio氣浮長臂78,000元(台幣)
發表於 2014-1-8 07:49:06 | 顯示全部樓層
巧似電磁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8:07:24 | 顯示全部樓層
氣浮臂.....厲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8:12:06 | 顯示全部樓層
要超級發燒友至啱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8:38:06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CD的一隻腳已經踏進棺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8 08:43:59 | 顯示全部樓層

似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8 08:46:14 | 顯示全部樓層
cableitoh 發表於 2014-1-8 08:38
現在CD的一隻腳已經踏進棺材?

越来越進步就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8:51:03 | 顯示全部樓層
柒喜 發表於 2014-1-8 08:46
越来越進步就真

我屋企好多活化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8:57: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raheart 於 2014-1-8 09:12 編輯

回復 柒喜 #1 的帖子

Just another fancy linear tracking tone arm..
Not a new invention..lol...all kinda supporting systems, oil damp, air, bearing, etc..even support with a Gem.
Linear tracking is most ideal, suppose to be zero tracking error, but crap happens and that is a given.
The air pump has to do a perfect " Blow Job"

補充內容 (2014-1-8 09:38):
Very good to have unique items for review, thank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12:54 | 顯示全部樓層
厲害
有型有款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15:45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師兄介绍好野!來自: iPhone客戶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16: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raheart 於 2014-1-8 09:16 編輯
waiking 發表於 2014-1-8 08:12
要超級發燒友至啱玩


要超級 on 9 發燒友至啱玩 .  This arm will need extra care and very costly...
The result is, more less just another tone ar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17:16 | 顯示全部樓層
auraheart 發表於 2014-1-8 09:16
要超級 on 9 發燒友至啱玩 .  This arm will need extra care and very costly...

又唔可以咁講嘅,千金難買心頭好,玩得起又開心嘅又何妨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種設備, 預人感覺會精密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waiking 發表於 2014-1-8 09:17
又唔可以咁講嘅,千金難買心頭好,玩得起又開心嘅又何妨呢

Agree, with that, but I have seen quite a few tragedies with linear tracking arms, very easy to break, high maintenance cos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21:39 | 顯示全部樓層
auraheart 發表於 2014-1-8 09:19
Agree, with that, but I have seen quite a few tragedies with linear tracking arms, very easy to br ...

玩得起呢套嘢嘅人身家都唔會少得去邊,爛咗咪整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24:36 | 顯示全部樓層
waiking 發表於 2014-1-8 09:21
玩得起呢套嘢嘅人身家都唔會少得去邊,爛咗咪整囉

Very true...unlike me when I was young..took me 6 months to save up to buy a turntable with 3 arms.
Back in the old days where hi end equipment was very inexpensiv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8 09:26:20 | 顯示全部樓層
cableitoh 發表於 2014-1-8 08:51
我屋企好多活化石...

先無,道記,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8 09:27:50 | 顯示全部樓層
auraheart 發表於 2014-1-8 08:57
回復 柒喜 #1 的帖子

Just another fancy linear tracking tone arm..

打手枪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8 09:40:38 | 顯示全部樓層
auraheart 發表於 2014-1-8 09:24
Very true...unlike me when I was young..took me 6 months to save up to buy a turntable with 3 arms ...

後生果時大家都做過傻事架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2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