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934|回覆: 54

[電視/投影機] [轉載] : LG 4K ULTRA HD TV 65UB980T 使用體驗全面升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2-6 09:5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本帖最後由 hkwatcher 於 2015-2-6 11:52 編輯


[轉載] : LG 4K ULTRA HD TV 65UB980T 使用體驗全面升級

1.jpg

近年來一直不斷推廣 ULTRA HD TV 以及 OLED TV 的 LG,在先前除推出 55 吋曲面 OLED TV 外,也同時推出多款 4K ULTRA HD TV 系列產品,期望能在超高畫質電視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本次要為各位體驗分享的是 LG 4K ULTRA HD TV 65UB980T,此系列 4K 電視除抵達小惡魔測試區的 65 吋外,還有更大的 79 吋與 84 吋機種選擇。65UB980T 採用 LG IPS 4K 面板,搭配獨家 Tru-ULTRA HD Engine 畫質增益技術與 Triple XD Engine 影像處理技術,前者是能讓 Full HD 畫質更加細緻化,後者則是透過精密的運算,讓整體畫質更為提升。此外,各位熟悉的 ULTRA HD CINEMA 3D 影像技術、全新的 WebOS 智慧聯網系統以及特別設計的電視揚聲器音效系統,加上全新設計的智慧遙控器,讓這款 LG 4K ULTRA HD TV 65UB980T 有著全新截然不同的使用體驗。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18:16 | 顯示全部樓層

電視開箱與介紹
2.jpg
在 2014 年全新推出的 LG UHD TV 65UB980T,外箱上也印上了彩色電視畫面,不過與實際的電視產品外型還是有一段差距。
3.jpg
內建的電視音效部分,本系列電視與知名的音響廠商 harman/kardon 合作,讓人對整體音效體驗部分有很高的期待。
4.jpg
除了本次借到的 65 吋 4K ULTRA HD TV 外,LG UB980T 系列還有 79 吋與 84 吋兩種不同螢幕尺寸可供選擇,畢竟高畫質電視還是要大尺寸才會過癮啊!
5.jpg
由於電視尺寸與重量非單人可以自行搬運,建議還是交給專業的服務人員來運送安裝會比較好,以這款 65 吋電視為例,筆者就請來兩位同事一起來幫忙,不然實在是充滿太多危險的因素,電視本體外則有像是錫箔材質的保護袋裝起。
6.jpg
箱內則可以看到專用底座,一體成型的底座雖然看起來纖細,但採用純金屬打造而成,如果要當作武器來使用也是很適合,實際使用也是相當順手...
7.jpg
電視底座的安裝其實相當容易,透過底部左右兩側下方的底座安裝槽,並用隨機附上的螺絲鎖緊即可。
8.jpg
險些忘記介紹隨機配件,筆者很喜歡 LG 全新電視的配件盒設計,方便尋找與確認,全黑色的配件盒看起來也有一種精品的感覺。
9.jpg
配件盒內共有 3D 眼鏡、使用說明書與相關設定文件、智慧型行動裝置專用的 Tag On 貼紙、四顆底座專用螺絲、L 型六角板手、HDMI 連接線、AV 端子連接線、色差端子連接線、整線橡膠帶、Magic Remote 智慧遙控器與說明書。
10.jpg
全新設計的 Magic Remote 智慧遙控器,比起之前的智慧遙控器要來得輕巧許多,類似水滴狀的造型看起來也很美觀。
11.jpg
體積縮小後的智慧型遙控器,不影響使用時的握感,也因為寬度縮小,讓使用者更便於透過單指操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12.jpg
操作按鍵位於遙控器上方,有電源啟閉開關、內建麥克風、返回按鍵、操作主畫面按鍵、四方操作按鍵、中央滾輪與確認暗鍵、語音控制按鍵、音量大小調整、頻道選擇、3D 影像切換按鍵等,由於沒有附上傳統的電視遙控器,乍看之下好想有點少,但實際上都是常用的按鍵,在使用上也沒有太大的困難。
13.jpg
遙控器後方則為有弧度的凹槽設計,也提供不錯的握感。
14.jpg
採用兩顆三號鹼性電池供電,電池槽也位於遙控器後方。
15.jpg
搭載 LG CINEMA 3D 影像技術的 65UB980T,隨機也附上共四支專用 3D 眼鏡。
16.jpg
會如此大手筆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 LG 一直以來採用被動式 3D 技術,因此在 3D 眼鏡的製作成本上比較便宜,一般的 3D 眼鏡主要是塑料材質製成,先前有為各位介紹過幾款比較特殊且有質感的 3D 眼鏡則是另外發售。
17.jpg
隨機附上的 3D 眼鏡,在眼鏡大小部分均是相同,因此如果小孩需要使用,或是有配戴眼鏡的朋友,可能就要試戴一下,如果有大小不符的話,也需要另外購買不同尺寸的 3D 眼鏡,另外眼鏡上也僅有耳朵架可以進行大小調整,算是比較陽春的 3D 眼鏡。
18.jpg
至於 3D 眼鏡的重量實際測量約為 14g,確實相當輕巧。
19.jpg
筆者實際試戴並不會有不舒適情況發生,大小也相當合適,不過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或許會感到太大,兒童配戴也會比較不適合。
20.jpg
多了左右兩個喇叭的 65UB980T,在安裝底座後電視的一體感也相當出色,採用 IPS 面板與防眩光塗層,整體的反光效果也還不錯,極窄邊框的設計讓整體的視野也提升不少。
21.jpg
電視底座雖然沒有特殊的弧度造形設計,但搭配這款電視算是相當合適,有一種簡約俐落的感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24:50 | 顯示全部樓層

22.jpg
65UB980T 最大的特色就是左右兩側搭載兩個內建喇叭,從上方介紹可以得知是由知名音響廠商 harman/kardon 特別打造,總共 4.2 聲道揚聲器其中有的揚聲器是隱藏在電視中,並提供共 70W 的電視聲音輸出功率,此外也搭配 LG ULTRA Surround 環繞音效系統。
23.jpg
從側面看電視本體與喇叭有一種懸浮的感覺,整體的設計質感也相當不錯。
24.jpg
如果不算左右兩個喇叭的話,電視本體算是相當薄型的設計。
25.jpg
實際測量後可以看到電視本體厚度約為 38.02mm。
26.jpg
螢幕正下方的 LG Logo 與紅外線接收器,則位於圓弧型的邊框內,筆者也相當喜歡這個設計,有種畫龍點睛的效果。
27.jpg
一體式的機身背板看起來也很清爽,後置的重低音喇叭看起來也很顯眼。
28.jpg
電源纜線則是與電視本體連接在一起,LG 還貼心的提供內建的整線束帶。
29.jpg
機身後方僅提供電源啟閉開關,有點類似香菇頭的造型,由於其它的操作按鍵,因此遙控器的存在就變得相當重要...
30.jpg
側插式的 I/O 端子連接埠能夠減少機身厚度的增加,下側包含有 RS-232C 控制接頭、LAN 有線網路連接插孔、光纖音源輸出插孔、AV 端子插孔、色差端子插孔、類比/數位電視訊號連接孔與 3.5mm 耳機音源插孔。
31.jpg
機身側面則提供 4 組 HDMI 端子,這四組 HDMI 端子均支援 4K@60Hz 的影像輸出,而在 HDMI 3 的插孔更支援到 10bit 色彩取樣,至於 HDMI 4 則具備有 MHL 的功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28:40 | 顯示全部樓層

32.jpg
隨機附上的說明文件上,可以看到各 HDMI 端子支援的解析度、畫面播放速率以及色彩取樣,不過僅有 HDMI 3 支援到 10bit 色彩取樣,並且需要使用隨機附贈的 HDMI 線材進行連接。
33.jpg
機身側面則有三組 USB 連接埠,第一組為 USB 3.0 規格,其它則為 USB 2.0 規格,其中 USB 3.0 連接埠也支援 Time Machine Ready 功能。
34.jpg
機身背面則有內建網路攝影機,使用推桿方式就可以進行啓閉。
35.jpg
攝影鏡頭開啟後,還可以看到調整鏡頭高低的推桿,上下移動可以進行角度調整。
36.jpg
鏡頭可用來進行網路視訊通話,也算是目前智慧型電視的一項基本功能,不過內建鏡頭不需外接的設計,讓使用起來也是相當方便。

電視功能導覽
37.jpg
65UB980T 的設定功能介面,在首次接觸這款電視時,也著實讓筆者花了一段時間習慣,首先必須先開啟 Live TV 操作介面,也就是 LG webOS 的全新設計介面,在畫面上方的右邊,除了可以看到日期時間資訊外,還可以看到兩個小圓圈的圖示。
38.jpg
左邊的設定圖示就是可以開啟電視功能設定選單。
39.jpg
至於右邊像是插頭的圖示,就是訊號源功能選擇。
40.jpg
原廠預設的就僅有目前以連接的訊號來源選擇,這樣看起來比較簡單易懂。
4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32:44 | 顯示全部樓層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設定功能選單可分為快速、影像、音效、網路、一般、安全性與協助工具,總共有七大種類,採用左右分層的選單設計,以文字為主的顯示方式,對於使用與閱讀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另外在功能設定時,還是能夠看到目前正在播放的畫面內容,並不會因此而中斷。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內建的影像模式共有清晰、標準、ECO 節能、劇院、運動、遊戲、相片以及兩組專業模式設定,也就是所謂的使用者自訂模式,在 LG 中高階的特定機種中都有搭載,基本上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或是觀賞內容來進行設定,筆者也提供實際的調整影像供各位參考。
50.jpg
影像調整選單中,還可以針對背光、對比、亮度、銳利度、色濃度、彩度與色溫進行調整,另外還有進階控制與影像選項等功能。
51.jpg
如果想要進一步針對畫質進行設定,則可以進入進階控制選單中,各位可以看到這是在標準影像模式下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如果使用者想要讓每個影像模式細部進行調整,都可以各別的設定,或者是使用專業模式來進行個人化設定,這個設計算是相當不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37:32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進階影像控制則包含動態對比度、動態色彩、偏好的色彩、色域、超級解晰度與 Gamma 值,總共六種設定,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細部影像的變化,各位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更細部的畫質設定與調整。
53.jpg
使用者可以透過智慧遙控器的 3D 影像按鍵,使用 2D 轉 3D 的功能,但如果原本是 3D 影片來源的話,就是 2D 與 3D 畫面的切換,至於 3D 設定選項,則是要在 3D 功能開啟後才會同步開啟,在畫面的右上方可以看到提示小方塊。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3D 設定選單中,則有 3D 模式選擇,包含標準、運動、劇院、極致與手動五種,畫面上的變化則是 3D 深度上的不同,如果想要看甚麼都立體的話,選擇極致模式或許會讓你頭暈...
開啟手動模式後,就可以調整 3D 景深與 3D 視點,基本上就是調整立體感的不同,在設定時建議配戴上 3D 眼鏡會比較準確,最後則是 3D 畫面糾正,分別為左/右或是右/左,這項設定是為了 3D 攝影設備所設計,就看設備拍攝 3D 畫面時的運作為何,就進行相對應的設定,這樣才會有正確的效果。
55.jpg
(畫面來源:里約大冒險 3D)
56.jpg
(畫面來源:里約大冒險 3D)
57.jpg
(畫面來源:里約大冒險 3D)
58.jpg
(畫面來源:獅子王 3D)
59.jpg
(畫面來源:獅子王 3D)
60.jpg
(畫面來源:獅子王 3D)
61.jpg
(畫面來源:DTS 測試藍光片 3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42:44 | 顯示全部樓層

62.jpg
(畫面來源:DTS 測試藍光片 3D)
使用 3D 訊號源藍光影片來體驗一下 3D 效果,實際觀賞時影片的立體感算是不錯,3D 影像畫質也很細緻,亮度部分還是有稍微降低一點,但並不影響實際的觀賞體驗。至於 2D 轉 3D 影像功能,其實可以自行設定 3D 深度與視點,讓立體感的效果更為明顯,這也是能增加 3D 影片內容來源的設計之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音效模式部分,比較特別的是還搭載了一個智慧形音效模式,開啟後系統就會針對觀賞內容自動調整音效,但如果開啟後,就無法設定下方各別的音效模式。至於內建的音效模式,則有標準、新聞、音樂、劇院、運動與遊戲共六種,每一種音效模式針對特定的音軌強化都有所不同,像是新聞音效模式就會強化人聲表現、運動音效模式則比較偏重於環繞音效,讓整體更有臨場感,各位也可以從影片中聽出細節上的變化。
64.jpg
音效的設定選單中,還可以看到更細部的音效設定,包含清澈人聲 II、ULTRA 環繞音效、3D 聲音調變、等化器與平衡。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這邊筆者就針對清澈人聲 II 與 ULTRA 環繞音效,來進行實際錄影,各位可以戴上耳機聽聽看是否有所差異,或許清澈人聲 II 比較沒有感受,但 ULTRA 環繞音效則是採用擬 7.1 聲道音場來運算,如果觀賞電影或是運動比賽等類型節目,感受應該會更為深刻。
66.jpg
音效設定部分還提供等化器的調整,雖然僅有少數的音頻可以進行調整,但對於音效很要求的使用者來說,或許是一個很好發揮的功能選單設計。
67.jpg
在一般設定選單中比較特別還有電視前方 LG 標誌燈的設定,主要就是調整標誌燈的亮度,如果想要省電或是不想影響觀賞的品質,可以選擇關閉或低的狀態。
68.jpg
這邊的 ECO 模式主要是針對 HDD 來進行節能,因為在影像模式中已經有了 ECO 模式設定,所以就不多做省電程度上的功能選項。
69.jpg
這邊就來測試一下 65UB980T 的耗電表現,在電視完全關機的情況下,測得的耗電量為 0 WATT,有做到目前市售電視最基本的待機 0 耗電要求。
70.jpg
在標準影像模式、音量大小為 20,並且播放數位電視 HD 畫質節目的情況下,最大的耗電量則來到 186 WATT。
71.jpg
而在開啟 ECO 影像模式,音量大小設定與播放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最大的耗電量則來到 155 WATT,這邊也可以看到在沒有省電程度的選項可以選擇下,電視的耗電量都會超過 100WATT,算是比較高耗電的產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47:18 | 顯示全部樓層

72.jpg
在主要介面的下方,使用者也可以開啟智慧電視的各項連網功能,包含 YouTube、網頁瀏覽器等多種服務,採用類似 Dock 的選項圖示,在選擇時還會自動升起,讓操作時多了幾分樂趣,而左右兩邊的三條線,並不是代表這個設計很窘...,而是分別代表瀏覽歷史(左方),以及更多的應用程式(右方),各位千萬不要誤會喔!
73.jpg
打開完整的應用程式選單後,下方的選項圖示都會變小,使用左右按鍵或是中央滾輪都可以進行左右選擇,選擇時一樣會有升起的效果。
74.jpg
比較常用的 YouTube 網路影片,在操作介面上與先前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75.jpg
76.jpg
使用者也可透過內建網頁瀏覽器,用來瀏覽小惡魔網站的視覺感很不錯,不過在 65 吋的大螢幕上,建議將放大比例調整到 150%,會有更好的瀏覽體驗。
77.jpg
另外使用者也可透過 LG Store 下載應用程式,讓電視功能更為擴充,不過目前還是比較封閉的系統,不支援第三方程式的安裝,因此也沒有太多的應用程式選擇,但中文化的內容還算豐富,且常用的應用程式還是下載的到,例如 FACEBOOK 也有專用的程式,因此並不算太難用。
78.jpg
至於開啟左方的快捷鍵,則會開啟本次使用這款電視的瀏覽紀錄,包含看過的電視頻道等都包含在內,可以讓使用者在這些紀錄中自由切換視窗,筆者認為也是相當不錯的設計。

智慧遙控器操作體驗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隨機附上的智慧遙控器,除了在體積大小設計上比過去來得輕巧外,在整體的操作按鍵上也進行一定的簡化,在上方文章中有過詳細的介紹,至於使用起來的順暢性與便利性部分,就是本段落要討論的重點。直接讓各位看看智慧遙控器實際操作的影片,首先擺脫過去使用四方操作按鍵或是觸控板的操作方式,而是使用類似滑鼠游標的移動與點選方式,讓操作便利性大大的提升,搭配滾輪可進行頁面捲動與確認等操作功能,使用起來也是相當方便。智慧遙控器的靈敏度也有著顯著的提升,不需刻意瞄準紅外線接收器,也不用調整使用時的操作高度,幾乎在任何角度都可以使用。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另外進行測試的是語音搜尋的功能,從影片中可以看到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的語音辨識度都相當足夠,中文部分不需要調整說話的語氣(例如:捲舌),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目前搜尋的內容結果,還是集中在 YouTube 網路影片,雖說下方有網頁搜尋的選項可選,但如果能像 Panasonic 語音搜尋結果,可以透過組合的關鍵字,更精準的執行搜尋結果會來得更好一點,或者能夠列出更完整的搜尋結果會讓實用性更高一點。

智慧型行動裝置操作體驗
81.jpg
透過智慧型行動裝置下載 App 應用程式,進而用來當作電視遙控器,已經是目前電視操作上的基本功能與技術,65UB908T 同樣也具備這項操作功能。以筆者使用 Android 系統手機為例,只要到 Google Play 商店搜尋 LG TV Remote 就會出現兩個 App 應用程式搜尋結果,第一個 LG TV Remote 是針對沒有 webOS 作業系統的電視使用,筆者實際測試過,應用程式會出現找尋不到電視連接的情況。第二個 LG TV Remote-webOS 版本,則是適用於搭載 webOS 作業系統的電視型號使用,包含本次測試的 65UB980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50:43 | 顯示全部樓層

82.jpg
開啟應用程式後,會先請各位確認使用條款等,快速的按下確認按鍵後就會跳到連接電視的頁面。
83.jpg
這時電視畫面會出現連接專用的 PIN 碼,只要輸入正確的數字確認後就會完成連接。
84.jpg
主操作介面也相當簡單明瞭,最上方為功能選單、電源啟閉按鍵與觸控板功能按鍵,接著是訊號來源,中央部分則有頻道選擇、音量大小調整與主頁面按鍵,下方則有靜音功能按鍵、頻道資訊、數字按鍵、操作按鍵與 3D 影像功能啟閉。
85.jpg
如果目前有正在播放的電視節目,主頁面上也會出現目前的電視節目資訊,可以選擇加入最愛頻道或是使用預約錄製的功能,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86.jpg
訊號源的選擇則是採用下拉式選單,如果能做成有訊號連接換轉換成粗體字顯示,這樣在辨別上會更佳便利。
87.jpg
左側的功能列表打開後,還可以看到啟動器、搜尋及最下方的設定選項。
88.jpg
啟動器中則有目前電視內安裝的應用程式圖示選項,按下圖示後就可以直接在電視上開啟該應用程式。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筆者也用實際錄影讓各位看看啟動器的操作,從影片中可以看到透過手機開啟應用程式,到電視開啟應用程式的時間幾乎沒有時間差,開啟之後行動裝置 App 應用程式則會自動切換到觸控板的操作介面,讓使用者能夠快速進行操作,整體的使用體驗相當不錯。
90.jpg
在下方的設定選單中,則可查閱目前電視資訊,另外還可透過智慧型行動裝置進行電視軟體版本的更新。
91.jpg
電視資訊中可以看到電視 ID、語言與製造商,下方還有取消配對的功能按鍵。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55:00 | 顯示全部樓層

92.jpg
如果有最新的更新軟體,也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進行下載,並且直接按下安裝功能鍵,這樣電視也會進行同步更新。
93.jpg
像這樣的同步更新設計,筆者認為相當方便,使用者不用透過電視操作選單來操作,在實用性上有著加分的效果。
94.jpg
95.jpg
接著來看看其他的功能選項,應用程式提供電視各頻道的名稱,可以按下左方的星星符號,將頻道加入最愛。
96.jpg
數字輸入鍵盤則是類似傳統遙控器的數字按鍵部分,也可提供頻道選擇時使用。
97.jpg
其它的操作功能按鍵,則有最上方的錄影與播放功能按鍵,四色指定操作功能按鍵(依照使用環境不同,會有不同的功能對應。),最下方則是四方操作按鍵與確認、返回及結束按鍵。
98.jpg
至於觸控板操作介面也是相當簡單,在使用上的靈敏度也算是很不錯。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針對這款  LG TV Remote-webOS 行動裝置 App 應用程式,筆者也提供實際操作的影片,整體來說配對上的穩定度算是相當好,實際操作與電視畫面的反應時間同步性也很高,搭配幾個常用的功能選項,基本上如果找不到智慧遙控器,也是可以用專用的遙控器應用程式來進行操作。

數位電視畫質體驗
100.jpg
(畫面來源:GTV 中視 HD)
由於小惡魔測試區,還未有第四台頻道訊號,因此就依照慣例使用數位天線來播放數位電視節目,使用數位電視節目來進行畫質體驗,可以看出 HD 頻道與非 HD 頻道上的畫質差異,另外也可以針對畫面細緻度、色彩豐富度等來進行體驗。
101.jpg
(畫面來源:GTV 中視 H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0:57:31 | 顯示全部樓層

102.jpg
(畫面來源:GTV 中視 HD)
103.jpg
(畫面來源:GTV 中視綜藝台)
104.jpg
(畫面來源:GTV 中視綜藝台)
105.jpg
(畫面來源:GTV 中視綜藝台)
106.jpg
(畫面來源:公視 2 台 HD)
107.jpg
(畫面來源:公視 2 台 HD)
108.jpg
(畫面來源:公視 2 台 HD)
109.jpg
(畫面來源:FSTV HD)
110.jpg
(畫面來源:FSTV HD)
111.jpg
(畫面來源:FSTV H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112.jpg
(畫面來源:公視 HD)
113.jpg
(畫面來源:公視 HD)
114.jpg
(畫面來源:公視 HD)
115.jpg
(畫面來源:台視綜合台)
116.jpg
(畫面來源:台視綜合台)
117.jpg
(畫面來源:台視綜合台)
從上方各數位電視頻道的畫質表現,其實不難看出 HD 頻道與非 HD 頻道之間的差異,這也是目前台灣地區數位電視節目頻道還需要努力的地方。不過以 HD 頻道的節目畫質來看,在 4K 電視上播放,基本上畫質不會太差,實際觀看的細緻度表現算是不錯,人物膚色部分沒有偏黃的情況發生,仔細看反而比較偏藍,另外在顏色表現方面,個人覺得飽和度與艷麗度比較差一點,簡單的說就是顏色豐富度還是比較不夠。

至於非 HD 頻道節目,在 4K 電視上的表現,就比較差強人意一點,同樣在標準的影像模式下,雜訊就會變得更加明顯,即使在適當的距離下觀賞,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有點模糊的感覺,不過這是非戰之罪,筆者只是就實際觀看到的角度來做說明。

BD 藍光畫質體驗
118.jpg
(畫面來源:創-光速戰記 BD)
119.jpg
(畫面來源:創-光速戰記 BD)
120.jpg
(畫面來源:X戰警-未來昔日 BD)
121.jpg
(畫面來源:X戰警-未來昔日 B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04:15 | 顯示全部樓層

122.jpg
(畫面來源:X戰警-未來昔日 BD)
123.jpg
(畫面來源:DTS 藍光測試片)
124.jpg
(畫面來源:DTS 藍光測試片)
125.jpg
(畫面來源:長髮公主 BD)
126.jpg
(畫面來源:長髮公主 BD)
127.jpg
(畫面來源:環太平洋 BD)
128.jpg
(畫面來源:環太平洋 BD)
129.jpg
(畫面來源:環太平洋 BD)
130.jpg
(畫面來源:復仇者聯盟 BD)
131.jpg
(畫面來源:復仇者聯盟 B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07:13 | 顯示全部樓層

132.jpg
(畫面來源:復仇者聯盟 BD)
133.jpg
(畫面來源:白日夢冒險王 BD)
135.jpg
(畫面來源:白日夢冒險王 BD)
136.jpg
(畫面來源:白日夢冒險王 BD)
137.jpg
(畫面來源:悲慘世界 BD)
138.jpg
(畫面來源:悲慘世界 BD)
139.jpg
(畫面來源:悲慘世界 BD)
透過 SONY PS4 與 HDMI 來進行 BD 藍光影片的播放,可以看到畫面的細緻度還是相當有水準,在人物膚色、自然場景與色彩層次表現上,實際觀賞的感覺也算是相當滿意,但比較可惜的地方還是在暗部細節的表現上,較為差強人意一些,在此要跟各位說明的是 BD 藍光影片的播放,是在標準影像模式下進行體驗。

PS4 遊戲畫質體驗
140.jpg
(畫面來源:長劍風暴-百年戰爭&夢魘魔境 PS4)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13: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kwatcher 於 2015-2-6 11:16 編輯


1.jpg
(畫面來源:長劍風暴-百年戰爭&夢魘魔境 PS4)
143.jpg
(畫面來源:DUST PS4)
144.jpg
(畫面來源:DUST PS4)
145.jpg
(畫面來源:中土戰爭-魔多之影 PS4)
146.jpg
(畫面來源:中土戰爭-魔多之影 PS4)
147.jpg
(畫面來源:中土戰爭-魔多之影 PS4)
用 65 吋大電視來打電動,應該是很多玩家的夢想之一,確實筆者在體驗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一種莫名的興奮感,雖然進行拍照時是由小惡魔遊戲編輯 Randal 協助試玩,因為一邊拍照一邊打電動似乎很難辦到,加上遊戲編輯在玩遊戲比較會有精彩的畫面出現,所以筆者是站在純欣賞的角度體驗電視上的遊戲畫面。雖說畫面中這四款遊戲,原本的內容來源解析度就不是 4K 畫質,但遊戲畫面的細膩度還是忠實的呈現出來,而在標準影像模式下,對於動作遊戲常會出現的動作場景,在處理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實際來說是可以看到順暢的畫面。

MOD 節目畫質體驗
148.jpg
(畫面來源:星衛 HD 電影台)
擁有較多 HD 節目訊號來源的中華電信 MOD 機上盒,或許是目前除了藍光播放機以外,最佳的高畫質內容來源之一,當然其中也不乏訊號源畫質較差的節目內容,筆者是透過 HDMI 來進行 MOD 機上盒的連接,並且進行節目的播放,下方就來看看各頻道節目的畫質表現。
151.jpg
(畫面來源:星衛 HD 電影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152.jpg
(畫面來源:衛視電影台 HD)
153.jpg
(畫面來源:衛視電影台 HD)
154.jpg
(畫面來源:衛視電影台 HD)
155.jpg
(畫面來源:三立綜合台 HD)
156.jpg
(畫面來源:三立綜合台 HD)
158.jpg
(畫面來源:Discovery HD WORLD)
160.jpg
(畫面來源:Discovery HD WORLD)
161.jpg
(畫面來源:Discovery HD WORL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162.jpg
(畫面來源:ELTA 育樂 HD)
163.jpg
(畫面來源:ELTA 育樂 HD)
164.jpg
(畫面來源:ELTA 育樂 HD)
165.jpg
(畫面來源:ELTA 育樂 HD)
166.jpg
(畫面來源:FOX SPORTS 3 HD)
168.jpg
(畫面來源:FOX SPORTS 3 HD)
169.jpg
(畫面來源:FOX SPORTS 3 HD)
170.jpg
(畫面來源:壹綜合 NEXT TV HD)
171.jpg
(畫面來源:壹綜合 NEXT TV H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25:40 | 顯示全部樓層

172.jpg
(畫面來源:ELTA 戲劇 HD)
173.jpg
(畫面來源:ELTA 戲劇 HD)
174.jpg
(畫面來源:ELTA 戲劇 HD)
175.jpg
(畫面來源:KIDS HD)
176.jpg
(畫面來源:KIDS HD)
177.jpg
(畫面來源:KIDS HD)
MOD 機上盒提供的電視節目內容雖然豐富,但說實話頻道節目間畫質的落差實在太大,筆者為了不傷各位的眼睛,就選了幾個 HD 頻道的節目內容來進行翻拍。或許是因為內容來源均是 HD 畫質,讓實際的畫面細緻度又更為出色,人物的膚色也比較自然,不會有過黃過藍的情況發生。同樣在標準影像模式下,顏色所呈現的豐富度也比數位電視頻道節目來得好一些。另外筆者也進行運動節目的觀看,基本上在高速畫面下,殘影出現的機率比較低,以網球比賽來說,人眼還是追得上球的移動,簡單的說如果眼力好一點的話,還是可以看到球的落點,在高速畫面的呈現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多媒體娛樂體驗
178.jpg
透過電視內建的 USB 連接埠,使用外接儲存設備來觀賞多媒體檔案,也是目前電視功能配備的主流,筆者使用 USB 3.0 隨身碟連接到機身上的 USB 3.0 連接埠來進行試用,當然也可以使用 2.5 吋的外接硬碟,或是需要額外接上電源的 3.5 吋隨身碟來進行連接也可。
179.jpg
180.jpg
多媒體檔案播放的功能,在 65UB980T 上稱為智慧分享,從電視主介面下方選單中可以找到,或者可以從訊號源選單中選取,在智慧分享主畫面中,可以看到除了 LG Smart TV 內部記憶體裝置外,還可以找到外接的裝置,利用圖示與文字的顯示方式,使用起來也相當清楚。
181.jpg
如果各位有分類檔案在資料夾的習慣,就可以看到大型的資料夾圖示,瀏覽介面設計相當可愛,使用起來的心情會不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6 11:28: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kwatcher 於 2015-2-6 11:33 編輯


182.jpg
先來看到靜態照片的流覽,點入資料夾內就可以看到照片的縮圖,與照片的檔案名稱,整體來說相當清楚明瞭。
183.jpg
當選擇照片之後,使用者可以選擇單張的流覽方式,或是採用幻燈片播放的方式,還可以將照片進行放大或轉向。
184.jpg
如果要為幻燈片播放加上一點氣氛,上方也有背景音樂播放選擇,使用者可以儲存裝置中選擇想要播放的音樂。
185.jpg
而在幻燈片播放的功能上,也可以選擇播放速度,共有快速、中、慢三種更換頻率選擇。
186.jpg
每張照片切換的動畫特效,則有淡入、滑動、無三種模式,如果是要讓電視當做展示螢幕,這個功能就相當好用,一般在家庭中也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一起欣賞出遊或是聚會的照片。
187.jpg
188.jpg
189.jpg
190.jpg
191.jpg
這邊也放上之前電腦版編輯 Dennis 在關島旅遊時拍攝的照片,因為是使用單眼相機進行拍攝,因此照片的解析度上不會太小,在 65 吋 4K 大畫面播放時,也不會有模糊不清的情況,照片的細緻度還是忠實的表現出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2 21: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