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783|回覆: 50

[電視/投影機] [轉載] : Panasonic VIERA 50CX600W 搭載六原色顯像技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7-24 21:54: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轉載] : Panasonic VIERA 50CX600W 搭載六原色顯像技術

0.jpg

Panasonic 在今年推出全新 CX 系列 4K Ultra HD LED 液晶電視,搭載 Hexa Chroma Drive 6 原色顯像技術、4K 240Hz BMR 背光掃描技術、Local Dimming 專業級區域控光以及 Super Bright Panel 全新超明亮面板,期望在電視畫質上有所提升。CX 系列還內建全新的 Firefox OS,同時更新了智慧連網功能介面 my Home Screen 我的首頁 2.0 版,美化與簡化整體的操作介面,在使用上變立性上也能大幅提升。同時也提供使用者更多在地化的 Apps 應用程式下載,結合 Wifi 無線網路的智慧遙控器、鏡像傳輸與 DLNA 無線分享等功能,更能結合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進行更多功能的多媒體娛樂體驗。

台灣售價 : NT$45,900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2 | 顯示全部樓層

1.jpg
Panasonic VIERA CX 系列可分為 CX600 與更高階的 CX700,而本次要進行試用的則是 CX600 系列中,螢幕尺寸為 50 吋的 TH-50CX600W,這個系列另外還有 55 吋與 40 吋兩種機型可選,外箱上印有 4K Ultral HD TV 與 Life Screen 兩大功能字樣,圖示部分則是提醒不要摔落或碰撞等情況。

2.jpg
跳過繁雜的開箱手續,直接來看隨機附上的底座配件,兩個金屬支撐架配上梯形的金屬底座,造型看起來頗為簡單。

3.jpg
底座的安裝也不會太過繁複,先將支撐架依照位置鎖在底座上。

4.jpg
接著將底座裝入電視背後的底座安裝槽,並且用專用螺絲鎖緊即完成安裝,這邊還是不厭其煩的提醒各位在搬運與安裝時如果沒有專業人員協助,一定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完成會更為安全一點。

5.jpg
50CX600W 採用 4K Ultra HD 3840 X 2160 解析度面板,可視角度為 178 度,雖然沒有像 CX700 系列採用 IPS 面板,但這樣的規格配置也算是相當出色,電視螢幕部分則是採用介於亮面與霧面塗層處理,但在拍攝時刻意不讓其出現太多的反光。

6.jpg
50CX600W 採用金屬極窄邊框設計,實際測量電視邊框僅有 11.91mm,讓電視整體看起來更為纖薄。

7.jpg
紅外線接收器、環境光源感應器與電源指示燈位於電視的左下角,所以在前方盡量不要擺放東西擋住遙控器的操作。

8.jpg
待機時會出現紅色光源指示燈。

9.jpg
開機時則為綠色光源指示燈。

10.jpg
50CX600W 在整體的電視造型上,讓筆者比較不喜歡的就是這個底座,看似簡約造型的底座,搭配 50 吋或 55 吋的大電視時,會有一種頭重腳輕的不協調感,或許這個底座在 40 吋電視上會有較為協調的視覺感受,在大尺寸電視上反而有點怪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3 | 顯示全部樓層

11.jpg
50CX600W 的機身厚度雖然沒有同樣來自日本的 SONY 系列電視來得薄型,但以目前市售的液晶電視來看,算是相當出色的厚度設計。

12.jpg
實際測量電視的厚度為 38.60mm。

13.jpg
機身背面採用常見的美背設計,另外附有標準的壁掛孔。

14.jpg
位於機身背側的底座則有一種裸露工業風設計感,給人一種相當扎實的感覺。

15.jpg
電源插孔位於此處,使用分離式電源纜線的設計。

16.jpg
電視後方的簡易操作按鍵則稍為移到上方,提供輸入切換、目錄功能、選台、音量與主電源啟閉等功能,但實際使用的機會並不會太高。

17.jpg
後方的 I/O 連接埠則分為背插式與側插式兩種,主要是用來縮減電視厚度,背插式僅提供一組色差端子,之前常用的 AV 影音端子在這款電視中已經無法找到,頗讓人有一種時代眼淚之感。下方的側插式端子則有有線網路插孔、有線/數位頻道端子、光纖數位聲音輸出,以及兩組 HDMI 連接埠。

18.jpg
側邊則提供兩組 USB 2.0 連接埠(電壓最大支援 500mA),另外還有一組 USB 3.0 連接埠,電壓則有 5V / 900mA 的設計,主要是用來接上用來錄影的大型外接硬碟,最後則是 HDMI 連接埠配置。

19.jpg
這款電視的隨機配件還有專用電視遙控器、電源線、整線布質繩、遙控器專用鹼性電池,以及使用說明書與保證書。

20.jpg
專用的紅外線遙控器,相信家中有 Panasonic 電視的朋友應該不陌生,比起先前的遙控器要來得長一些,但整體的握感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4 | 顯示全部樓層

21.jpg
遙控器上的按鍵配置,則做了一點小小的更動,但變動的幅度也沒有很大,多了愛眼功能的快捷功能按鍵算是最明顯的不同。

22.jpg
遙控器的下半部則多了錄影功能的操作按鍵,不需要透過電視上的按鍵操作也算方便。

23.jpg
電池插槽則位於遙控器後方,安裝的方式則與之前相同。

24.jpg
在電視開機後,就會像現在絕大多數的智慧電視一樣,會經過一段小小的教學影片,另外就是常用的設定程序,包含電視訊號搜尋、網路設定等,另外可以先認識一下全新的首頁介面。

25.jpg
另外這次的首頁功能鍵,只要長按之後就會出現通知、推薦等功能,也是本款電視滿大的改變。

26.jpg
使用者還可以自行設定資訊面板,提供天氣、網路功能、推薦與通知等不同資訊。

27.jpg
當設定完成與簡介影片觀賞完後,就可以開始使用電視囉!相當初電視只要接上電源然後搜尋頻道訊號後就可以開始使用,特別的 Firefox OS 則是這款電視連網功能的關鍵。

28.jpg
(圖片取自 Panasonic 官網)
在觀看電視畫質前,先帶各位來瞭解一下這次 Panasonic 全新的 HEXA CHROMA DRIVE 6 原色顯像技術,簡單的說就是在電視原有的 RGB 三原色中,再導入 CMY 三補色,以色軸座標圖來看,會從原本的三軸轉變成立體的六軸補正,這會讓畫面的顏色更有層次感,同時也強化了色彩的鮮豔度與真實感,確實是會讓使用者對 CX600 系列的畫質充滿期待。

29.jpg
(畫面來源:中視數位台)

30.jpg
(畫面來源:中視數位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5 | 顯示全部樓層

31.jpg
(畫面來源:中視數位台)
從上面的武媚娘傳奇畫面可以看到,最明顯的就是口紅的紅色,加上首飾的金色,都比之前的電視畫面顏色來得鮮豔許多。

32.jpg
(畫面來源:中視 HD 台)

33.jpg
(畫面來源:中視 HD 台)

34.jpg
(畫面來源:中視 HD 台)

35.jpg
(畫面來源:中視 HD 台)
在 HD 頻道中,6 原色顯像技術則會更加明顯,不論是紅色、綠色或是藍色,在層次感與鮮豔度上都會明顯很多,膚色也相當正常,另外在選擇頻道時,也能從畫面下方看到目前的節目資訊,如果有訊號源資訊則會在畫面左上角出現。

36.jpg
(畫面來源:公視 HD 台)

37.jpg
(畫面來源:公視 HD 台)

38.jpg
(畫面來源:公視 HD 台)
觀看大自然的旅遊頻道搭配 HD 訊號源,則可以充分感受到這款電視帶來的畫質體驗,從綠色的色階到紫色的色階,就可以感受到色彩層次感也變得明顯許多,但黑階部分在翻拍畫面是看不太出實際的效果。

39.jpg
在觀賞數位頻道時,只要按下遙控器上的節目指南按鍵後,就可以看到所有頻道的節目資訊,另外還可以進行定時預約錄影功能,以及直接選取頻道進行觀賞。

40.jpg
在任何的訊號源畫面下,只要按下遙控器的副目錄功能按鍵,就可以加入至首頁,開啟輔助功能與進行訊號源選擇,在操作上會變得更為簡單。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6 | 顯示全部樓層

41.jpg
CX600W 採用文字分層的選單設計,雖然不像韓系品牌有圖文顯示,但使用上算是清楚,影像設定選單中,包含影像模式、黑階、對比、兩度、彩色、自然色、話直、白平衡等設定選項。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用影片的方式來看影像設定選單,影像模式選擇包含影響明亮、標準、影像柔和、擬真劇院與使用者共五種,另外再選擇功能時,旁邊還會出現功能說明字樣,這也可以讓使用者更快瞭解設定選項的作用。至於在使用者影像模式才能開啟的進階控制選項中,還包含對比控制、色域、細部白平衡、色彩管理與 Gamma 調整等功能選項,各位也可以看看調整前後的變化。

42.jpg
比較特別的是這個複製設定,就是讓使用者可以將設定好的使用者影像模式,直接複製到不同的訊號源中,這樣就不用一個一個慢慢設定。

43.jpg
44.jpg
當然使用者也可以選擇各別的訊號源進行設定值的複製,使用上也相當簡單。

45.jpg
使用者除了可以在主目錄下進行選擇外,也可以透過第二層選單進行選擇,不需要再跳出進行選擇,也是很方便的設計,影像設定中的進接設定與複製設定則要在使用者影像模式下才會開啟。

46.jpg
聲音設定選單中,可以看到聲音模式、高低平衡選擇、環繞音效、音效強化、電視揚聲器、音箱牆距設定等選項,設定選單算是豐富。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聲音模式中則有標準、音樂、環境與使用者四種模式選擇,另外還可以進行環繞音效設定,還有特別的低音強化功能以及音箱牆距設定,這都是針對低音音頻進行強化的功能選項,最後可以看到的是語音導引設定功能,這也是相當便利貼心的功能,能幫助使用者快速上手。

48.jpg
網路設定選單中,比較特別的就是可以進行 My Home Cloud 設定、TV Remote App 設定、檔案共享設定、鏡像設定與軟體更新,著重在與智慧行動裝置的連結。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網路設定選單中,則可以看到在 TV Remote App 設定、鏡像設定兩項功能中,都可以直接設定用行動裝置與 App 應用程式為電視進行開機,另外也可以進行電視韌體的更新。

50.jpg
定時設定選單基本上就是針對定時關機、自動待機等時間設定,如果有使用預約錄影功能的話也可以到這邊來進行設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7 | 顯示全部樓層

51.jpg
在基本設定選單中,則可以找到環保導覽,也就是 Eco Navi 設定,另外還有語音控制語言設定、USB 裝置設定、錄影設定、VIERA Link 設定等功能選項。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基本設定選單中,可以選擇中文或英文的語音控制,也可以設定單鍵錄影的錄影時間,其它設定選單中則有節能功能啟閉功能選項。

53.jpg
這邊也來測試一下這款電視的耗電量,在待機時的耗電量為標準的 0 Watt。

54.jpg
使用數位電視頻道中的 HD 頻道來進行測試,影像與音效模式為標準模式,音量大小則設定在 20 的數值,在關閉 ECO NAVI 與省電模式兩項功能時,測得的耗電量最高為 80 Watt。

55.jpg
開啟 ECO NAVI 節能選項,關閉省電功能選項,在相同的電視設定環境下,耗電量則為 71 Watt。

56.jpg
最後在 ECO NAVI 節能功能與省電功能均開啟的情況下,耗電量則為 53 Watt。

57.jpg
幫助選單中可以看到目前電視韌體版本,以及電子導覽等功能,最後則是副目錄設定,原廠預設為聲音語言及音量補正兩種功能。

58.jpg
(畫面來源:Catchplay 電影台)

59.jpg
(畫面來源:Catchplay 電影台)

60.jpg
(畫面來源:Catchplay 電影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8 | 顯示全部樓層

61.jpg
(畫面來源:Discovery HD World 頻道)

62.jpg
(畫面來源:Discovery HD World 頻道)

63.jpg
(畫面來源:Discovery HD World 頻道)

64.jpg
(畫面來源:星衛 HD 電影台)

65.jpg
(畫面來源:星衛 HD 電影台)

66.jpg
(畫面來源:星衛 HD 電影台)

67.jpg
(畫面來源:Channel M 頻道)

68.jpg
(畫面來源:Channel M 頻道)

69.jpg
(畫面來源:Channel M 頻道)

70.jpg
(畫面來源:NAT GEO People HD 頻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39 | 顯示全部樓層

71.jpg
(畫面來源:NAT GEO People HD 頻道)

72.jpg
(畫面來源:NAT GEO People HD 頻道)

73.jpg
(畫面來源:EYE TV 旅遊頻道)

74.jpg
(畫面來源:EYE TV 旅遊頻道)

75.jpg
(畫面來源:EYE TV 旅遊頻道)

76.jpg
(畫面來源:FOX HD 頻道)

77.jpg
(畫面來源:FOX HD 頻道)

78.jpg
(畫面來源:FOX HD 頻道)

79.jpg
(畫面來源:星衛娛樂台)

80.jpg
(畫面來源:星衛娛樂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40 | 顯示全部樓層

81.jpg
(畫面來源:星衛娛樂台)
透過 HDMI 來連接 MOD 觀賞 HD 電視頻道,可以發現在畫面顏色上的呈現,還是相當夠水準,由其是黃色、綠色與藍色,在飽和度與鮮豔度上都與之前機種有所不同,HD 訊號源提供畫面在 4K 電視上的細緻度也相當不錯,較少會有雜訊的情況發生,整體畫質提升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82.jpg
按下遙控器上的首頁功能按鍵,電視畫面就會出現三個圓圈,分別代表電視、應用程式與裝置,應用程式就是這款電視的智慧連網功能,裝置則是透過 USB 所連接的隨身儲存裝置,在下方會有介紹。

83.jpg
應用程式中的主選單讓人有一種清爽的感覺,包含 Apps Market 應用程式商店、YouTube、電視錄影、網頁瀏覽器、USB 共享等功能都可以在這邊找到。

85.jpg
86.jpg
Apps Market 應用程式商店,提供 10 種不同類型 Apps 的分類,可以看到有許多應用程式都是台灣本地的內容,這點是相當值得肯定的事情。

87.jpg
但在遊戲分類中,則是比較少看到中文化的遊戲,大多數的遊戲都是可以用遙控器簡單操作的類型。

88.jpg
目前所提供的 Apps 應用程式多是免費提供,點入還可以看到遊戲相關資訊與圖示。

89.jpg
不過要下載應用程式前,都要去申請一組 Panasonic ID 並進行登入後才能使用,比較可惜的是沒有 Open ID 的設計,如果能用 Google 帳號或 Facebook 帳號登入的話,或許會比較方便一點。

90.jpg
YouTube 應用程式中左側選單可以進行帳號登入、搜尋、首頁與相關設定等,主畫面中也會出現推薦與瀏覽過的影音內容給使用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41 | 顯示全部樓層

91.jpg
92.jpg
93.jpg
使用全螢幕播放時,還是建議各位找到高畫質來源內容來進行播放,這樣眼睛所感受到的品質才會比較好一點,否則就是建議各位用一般的瀏覽視窗來觀賞即可。

94.jpg
內建的 Firefox 瀏覽器,與電腦端的使用介面有一點差別,一開始開啟後,畫面的左手方會出現目前正在觀賞的訊號源內容,按下左上角的全螢幕畫面功能就可以關閉。

95.jpg
Firefox 瀏覽器的搜尋引擎則是採用 Bing,在開啟網頁時,系統預設的大小是 100% 顯示模式,可以看到雖然字體有點小,但照片的清晰度算是相當足夠。

96.jpg
最大的放大倍率則可以達到 160% 的比例,但就變成除了上下瀏覽要調整外,左右瀏覽也需要進行調整,會變得比較麻煩一些。

97.jpg
電視內建的日曆功能,則有點像行動裝置上的行事曆功能,使用者可以填寫相關資訊,但要開機後才會跳出通知的訊息,基本上筆者認為對於沒有每天開電視的使用者來說,實用性似乎不大。

98.jpg
應用程式中還有 Panasonic 專屬的頻道,順便來為自家的產品做個電視廣告,這也算是相當另類的宣傳方式吧!

99.jpg
在許多行動裝置上也會出現的 AccuWeather 天氣資訊應用程式,這款電視也採用內建的方式提供使用者相關資訊,不過因為是英文介面,所以閱讀起來可能會有點不習慣。

100.jpg
當電視連接上 USB 儲存裝置時,畫面的右下角會出現檢測到 USB 裝置的字樣,但從輸入選單中無法直接選擇,要從首頁的裝置功能進入才能開始使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42 | 顯示全部樓層

101.jpg
這邊要先跟各位介紹一下應用城市中的 USB 共享,簡單的說就是讓使用者在兩個 USB 裝置間進行檔案的複製與移動功能,如果在不想開電腦的情況下,就可以透過這個功能來進行檔案傳輸,使用上也很方便。

102.jpg
在裝置功能選單中,可以看到三組 HDMI 端子、色差端子、鏡像與 USB 裝置的選項,USB 裝置還會出現隨身碟當初設定的名稱。

103.jpg
多媒體播放的功能選單與先前機種相同,共有照片、影音、音樂與電視錄影共四種,支援的多媒體檔案格式則為 WebM / AVI / MKV / WMV / MP4 / M4v / FLV / 3GPP / VRO / VOB / TS / PS / RMVB / MP3 / ACC / WMA / FLAC / Apple Lossless / WAV / JPG / MPO。

104.jpg
照片瀏覽的主畫面可以看到預覽圖示,當然遇到沒有支援的檔案格式,預覽圖示也不會顯示出來,畫面下方則有相對應遙控器上的功能操作選項。

105.jpg
檢視選擇功能中可以選擇資料夾瀏覽、日期排序與月份排序三種不同方式,可以依照使用習慣進行選擇,另外使用 USB 3.0 連接埠進行讀取的速度會比 USB 2.0 來得快一些。

106.jpg
107.jpg
108.jpg
109.jpg
110.jpg
111.jpg
112.jpg
從靜態照片在電視上的顯示來看,色彩的鮮豔度、真實感還是相當出色,層次感表現也相當豐富,加上原本靜態圖片的解析度就有 4K 或是接近 4K,讓整體的畫面細緻度也相當令人讚賞。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kwatcher 於 2015-7-24 21:40 編輯


113.jpg
影片瀏覽主介面,與之前機種也沒有太大的改變,點選檔案之後就可以看到影片的預覽播放,雖然小了一些,但還是可以稍微確認一下影片內容。

114.jpg
(畫面來源:Wildlife in 4K)
在影片播放時,畫面下方會出現相對應的播放功能操作說明。

115.jpg
(畫面來源:Wildlife in 4K)

116.jpg
(畫面來源:Wildlife in 4K)

117.jpg
(畫面來源:Wildlife in 4K)

118.jpg
(畫面來源:Wildlife in 4K)

119.jpg
(畫面來源:Wildlife in 4K)

120.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121.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122.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44 | 顯示全部樓層

123.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124.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125.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126.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127.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128.jpg
(畫面來源:TimeLapseHD.com)
從 4K 來源的影片播放,其實不難看出這款電視對於 4K 影像的畫質呈現確實有一定的要求,不論是畫質的細膩度與色彩表現都有一定的水準。

129.jpg
130.jpg
音樂播放的主瀏覽介面,則無法進行預聽的功能,但有支援專輯封面的顯示,對於查找音樂來說幫助很大。

131.jpg
音樂播放的介面算是相當簡潔,也提供相關的播放功能按鍵,整體來說使用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但建議各位如果僅是單純的播放音樂,可以將畫面關閉來使用。

132.jpg
即便 Panasonic 沒有像 SONY 或 LG 強調內建喇叭的配置,但這款電視還是內建了兩顆全音域喇叭單體,提供共 20W 揚聲器功率輸出,並搭載 VR-專業高音質環繞音效 2.1 技術,建議各位在聽音樂時,可以將聲音模式調整至音樂模式,然後依照聆聽習慣來進行相關音效設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45 | 顯示全部樓層

133.jpg
(畫面來源:復仇者聯盟 BD)

134.jpg
(畫面來源:復仇者聯盟 BD)

135.jpg
(畫面來源:復仇者聯盟 BD)

136.jpg
(畫面來源:少年 Pi 的奇幻旅程 BD)

137.jpg
(畫面來源:少年 Pi 的奇幻旅程 BD)

138.jpg
(畫面來源:少年 Pi 的奇幻旅程 BD)

139.jpg
(畫面來源:侏儸紀公園 BD)

140.jpg
(畫面來源:侏儸紀公園 BD)

141.jpg
(畫面來源:侏儸紀公園 BD)

142.jpg
(畫面來源: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B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7-24 21:54:46 | 顯示全部樓層

143.jpg
(畫面來源: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BD)

144.jpg
(畫面來源: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BD)

145.jpg
(畫面來源:蝙蝠俠-黎明再起 BD)

146.jpg
(畫面來源:蝙蝠俠-黎明再起 BD)

147.jpg
(畫面來源:蝙蝠俠-黎明再起 BD)
筆者使用 HDMI 連接 PS4 來進行藍光影片的播放,從上方的翻拍畫面可以看到人物的膚色相當自然,雖然僅有 2K 的影片來源,但畫面細緻度的表現相當夠水準,就連在先前畫面中看不太出來的黑階表現,透過藍光影片的播放,也可以看出也是相當不錯的表現。

148.jpg
從去年開始主推的 Panasonic TV Remote 來到了第二個更新的版本全新的智慧遙控器應用程式,與先前的操作介面也沒有太大的不同,但在連線的穩定度上有所改進,另外為了因應全新的 Firefox OS 介面,也新增了不少的功能,只要從 iOS 或 Android 行動裝置下載名為 Panasonic TV Remote 2 之後,將行動裝置與電視設定在相同的 Wi-Fi 網域下,開啟應用程式搜尋裝置並連線後就可以開始使用。

149.jpg
從左側的操作選單中,可以看到 TV 控制,包含 Pad 控制、遙控器控制與鍵盤三個選項,接下來就是 Swipe & Share 及瀏覽器功能,前者是可以讓使用者將行動裝置上的影片、照片或音樂,透過簡單的手勢就可以在電視瀏覽,後者就是直接開啟電視內網頁瀏覽器的應用程式,最後可以看到 App 啟動器、設定選項與裝置選擇等選項。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要說智慧型遙控器讓筆者最喜歡的功能,那就莫過於 Swipe & Share 這項便利功能,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只要選擇好照片後,用單指進行往上拖曳後,就會在電視上進行播放,這時可以透過手機上的操作按鍵進行照片的選擇,相同的操作方式也可用在影片或音樂的傳輸,如果要停止瀏覽只要跳出這個操作功能即可。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另外筆者也簡單的為各位示範一下智慧型遙控器的操作,基本上在觀賞電視或是使用應用程式時,筆者還是習慣使用傳統的遙控器,但在瀏覽網頁或是需要打字的時後,就會使用 Pad 控制與鍵盤控制,這樣更能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影片中的示範則是使用 Pad 控制來瀏覽小惡魔網頁,不過 Pad 控制板會出現有時候過於靈敏有時後又不太靈光的情況發生,希望未來 Panasonic 能針對這項功能進行改進與修正。

152.jpg
Apps 啟動器則內建與電視一樣的 Apps 應用程式,可讓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直接開啟,並使用智慧遙控器上來直接操作。

153.jpg
最後要來看到的是語音控制的功能,這項功能要在 Pad 控制操作面板中才看得到,使用時需要按下語音功能按鍵後才能開始使用。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實際測試語音控制的功能,也比過去要來得靈敏許多,對於中文的語音判定也準確不少,雖然這當中筆者可能說話不太清楚,導致有幾次判斷不成功,但整體來說算是相當不錯。語音控制的項目包含操作電視、搜尋關鍵字與播放功能的操作,豐富的控制項目設計會讓人玩上癮,但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在使用前建議可以先觀看一下 e 導覽中關於語音控制的篇章,裡面會有如果進行語音控制的說明,以及操作功能所要說的語句介紹,或是在畫面下方的語音功能圖示旁,也會自動出現建議的語音控制語句。

總結與心得
Panasonic 全新推出的 CX600 系列 4K LED 電視,外型依舊保有日系產品的簡約美感,極窄金屬邊框設計搭配簡約的底座,確實很吸引喜愛日系產品的使用者,雖然金屬底座在 50 吋機型上顯得有點不太協調,但整體來說對外型部份的評價,筆者還是持肯定的態度。搭載全新的 Hexa Chroma Drive 6 原色顯像技術,算是這系列電視的最大賣點,從實際的觀賞角度來看,關於色彩呈現部分,確實比起過去的機種來得更為豐富,色彩的真實度也有一定的水準,並不會顯得太過濃郁或是過於艷麗,搭配 4K 240Hz 的面板解晰度與動態影像增益技術,基本上可以滿足大部分觀賞靜動態影像的需求,可惜並未導入日本 AX900 系列、CX800 系列與 CX700 系列的 4K FINE REMASTER ENGINE,也就是 4K 高畫質增益技術,可針對不是 4K 訊號源進行畫質的提升與優化,這點對於目前 4K 影片來源還不太足夠的台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

全新的智慧連網功能與 Firefox OS 介面,也給人一種全新的簡約感受,實際使用時也變得更為方便與簡單,搭配豐富的在地化應用程式內容下載,雖然嚴格說起來還是不算太多,但基本上真正會使用到的也就是特定幾個應用程式。本次新推出的全新系列中高階電視,也針對與行動裝置的連結上,進行不少的優化與更新,便利的彈指傳輸功能、智慧型遙控器、語音控制功能,都能讓使用者快速上手,而且並沒有太過複雜的功能與操作,最重要的還是全程都可以使用中文操作,這個部分也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地方。


0.gif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7-24 22:06:1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7-24 22: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價廉物美,值得推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7-24 22:23:16 | 顯示全部樓層
大眼仔買新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7-24 22:2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連毛刀睇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2 12: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